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关于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外关于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基本思想、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基本思想 | 第12-13页 |
·重点难点 | 第13页 |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基本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第15-28页 |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15-20页 |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第15-17页 |
·历史依据:中外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 第17-19页 |
·重要借鉴:对西方民主政治有益成果的借鉴 | 第19-20页 |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过程 | 第20-23页 |
·理论发端阶段 | 第20-21页 |
·构建轮廓阶段 | 第21-22页 |
·形成体系阶段 | 第22-23页 |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基本特色 | 第23-28页 |
·理论的创新性 | 第23-24页 |
·实践的指导性 | 第24-28页 |
第三章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 第28-40页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 第28-29页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 第29-31页 |
·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第31-32页 |
·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动力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第32页 |
·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重点是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 | 第32-34页 |
·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 第34-35页 |
·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党内民主 | 第35-39页 |
·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方法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第40-44页 |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继承和发展 | 第40-41页 |
·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系统的政治文明思想奠定了基础 | 第41-42页 |
·对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42-44页 |
·坚定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 第42-43页 |
·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第43页 |
·积极探索和完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设计 | 第43-44页 |
第五章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发展 | 第44-51页 |
·江泽民对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 第44-48页 |
·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 | 第44页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 第44-45页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 第45页 |
·保持和发扬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第45-46页 |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第46-47页 |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第47页 |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 第47-48页 |
·胡锦涛对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 第48-51页 |
·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科学论断,再次确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伟大目标 | 第48-49页 |
·构建以民主法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49页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第49-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