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2-13页
   ·文献综述第13-17页
     ·股权结构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董事会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高管激励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其他因素对风险承担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7-18页
   ·研究创新第18-19页
第2章 治理机制和风险承担的理论基础第19-27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9-22页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第19-20页
     ·委托代理模型第20-22页
   ·商业银行风险与风险承担的理论第22-23页
     ·风险和银行风险分类第22-23页
     ·风险承担的含义第23页
   ·公司治理理论第23-27页
     ·股东利益至上的单边治理理论第24-25页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第25-27页
第3章 我国银行内部治理现状及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第27-37页
   ·上市银行治理机制的界定第27-28页
   ·我国上市银行公司内部治理现状第28-34页
     ·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现状第29-31页
     ·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现状第31-32页
     ·我国上市银行高管激励现状第32-34页
   ·我国银行内部治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分析第34-37页
     ·股权结构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第34-35页
     ·董事会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第35-36页
     ·高管激励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第36-37页
第4章 国际银行内部治理及风险承担的比较第37-46页
   ·国际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分析第37-41页
     ·日本模式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第37-39页
     ·美国模式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第39-41页
   ·我国内部治理机制与两种模式的比较第41-42页
   ·两种内部治理模式的风险承担比较第42-46页
     ·两种内部治理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比较第42-43页
     ·两种治理模式下风险承担的比较第43-46页
第5章 银行内部治理对风险承担影响实证研究第46-55页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第46-47页
     ·数据来源第46页
     ·变量选取第46-47页
   ·样本描述性分析第47-49页
   ·回归分析第49-52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52-55页
第6章 我国银行控制风险承担的政策建议第55-60页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改革的内外约束第55页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控制第55-60页
     ·股权结构角度控制银行风险承担第55-56页
     ·董事会治理角度控制银行风险承担第56-57页
     ·高管薪酬角度控制银行风险承担第57-58页
     ·其他角度控制银行风险承担第58-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附录 B 2000-2008 年深圳发展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指标第67-68页
附录 C 2000-2008 年浦东发展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指标第68-69页
附录 D 2001-2008 年民生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指标第69-70页
附录 E 2002-2008 年招商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指标第70-71页
附录 F 2003-2008 年华夏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指标第71-72页
附录 G 2006-2008 年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指标第72-73页
附录 H 2007-2008 年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 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指标第73-74页
附录 J 2007-2008 年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公司治理与 风险承担指标第74-75页
附录 K 2007-2008 年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公司治理与 风险承担指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