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 研究动因 | 第8-9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三、 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10-11页 |
上篇:道契制度的宏观概述--以道契性质为切入点 | 第11-24页 |
一、 道契制度缘起 | 第11-14页 |
(一) 道契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1页 |
(二) 道契制度的法律依据 | 第11-14页 |
二、 道契制度对于经济的促进 | 第14-16页 |
(一) 地价--近代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 第14-15页 |
(二) 租界经济繁荣根源 | 第15-16页 |
三、 道契性质辨析 | 第16-24页 |
(一) 永租制渊源考察 | 第16-18页 |
(二) 道契性质论争 | 第18-19页 |
(三) 所有权还是管业权--道契性质探讨的另一个视角 | 第19-24页 |
下篇:道契制度的微观考察--以英册道契第5197号为例 | 第24-41页 |
一、 道契制度简介 | 第24-28页 |
(一) 重要史料--道契档案的内容介绍 | 第24-25页 |
(二) 道契管理机构概述 | 第25-27页 |
(三) 道契转立流程及特点 | 第27-28页 |
二、 英册道契第5197号档案深层解析 | 第28-36页 |
(一) 道契纠纷产生的背景 | 第28-30页 |
(二) 英册第5197号道契档案资料概述 | 第30-31页 |
(三) 租地纠葛及第5197号道契转立 | 第31-35页 |
(四) 田单在道契转立中的证明作用 | 第35-36页 |
三、 道契制度的特点及对本案结局的思考 | 第36-41页 |
(一) 严格规范的契证管理制度 | 第36-37页 |
(二) 土地权利形态的明晰及意义 | 第37-39页 |
(三) 权力制衡--制度背后的力量博弈 | 第39-41页 |
余论 | 第41-46页 |
一、 道契制度的灰色区域 | 第41-43页 |
(一) 挂号道契的产生及盛行 | 第41-42页 |
(二) 挂号道契产生的思考 | 第42-43页 |
二、 困惑与反思 | 第43-46页 |
附件 | 第46-52页 |
一、 租地议单 | 第46页 |
二、 道契契文 | 第46-49页 |
三、 法租界租地契约 | 第49-50页 |
四、 会审公廨堂谕 | 第50页 |
五、 上海县二十七保十二图原华人业主具结 | 第50-51页 |
六、 权柄单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