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概述第7-9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7页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发展现状第7-8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第9-19页
   ·传输子系统第9-12页
     ·基于SDH的MSTP技术第9-11页
     ·PCM传输复用技术第11-12页
   ·公务电话子系统第12-13页
   ·专用电话子系统第13-15页
   ·视频监控子系统(CCTV)第15-17页
   ·广播子系统第17-18页
   ·时钟子系统第18-19页
三.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设计第19-43页
   ·通信系统总体设计第19-20页
   ·传输子系统设计第20-26页
     ·设计准则第20-21页
     ·MSTP 2.5G双纤保护环设计方案第21-26页
       ·需求分析第21-22页
       ·系统架构第22-24页
       ·网络保护技术选择第24-25页
       ·带宽及处理能力第25-26页
   ·公务电话子系统设计第26-28页
     ·设计准则第26-27页
     ·用户交换机模式组网的设计方案第27-28页
   ·专用电话子系统设计第28-30页
     ·设计准则第28页
     ·设计方案第28-30页
       ·星型组网的系统架构第28-29页
       ·语音与数据业务时隙分配第29-30页
   ·视频监控子系统设计第30-32页
     ·设计准则第30-31页
     ·二级监控中心的设计方案第31-32页
   ·广播子系统设计第32-34页
     ·设计准则第32页
     ·二级控制的广播系统设计第32-34页
   ·时钟子系统设计第34-35页
     ·设计准则第34页
     ·星型拓扑结构第34-35页
   ·通信系统接口设计第35-36页
   ·系统可靠性设计第36-43页
     ·系统和网络层面的冗余第37-38页
     ·子系统层面的冗余和故障弱化第38-41页
       ·网络结构第38页
       ·冗余机制第38-40页
       ·故障弱化机制第40-41页
     ·设备层面第41-42页
     ·电路板层面第42-43页
四.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实现第43-69页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总体实现第43-44页
   ·传输子系统的实现第44-49页
     ·设备选型第44-46页
       ·MSTP设备采用的先进技术第45页
       ·MSTP的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第45-46页
     ·控制中心传输系统第46-47页
     ·车站传输系统第47页
     ·基于PCM的低速传输信道实现第47-49页
   ·公务电话子系统功能实现第49-51页
     ·控制中心公务电话第49-50页
     ·车站公务电话第50-51页
   ·专用电话子系统功能实现第51页
   ·视频监控子系统功能实现第51-58页
     ·控制中心视频监控系统第52-54页
     ·车站视频监控系统第54-56页
     ·视频监控图像切换流程第56-57页
     ·矩阵、摄像机和云台的RS-232/422控制第57页
     ·时钟信号同步处理第57-58页
   ·广播子系统功能实现第58-61页
     ·控制中心广播系统第58页
     ·车站(车辆段)广播系统第58-60页
     ·集中网管与监控第60-61页
     ·绿色节能联动的创新技术第61页
   ·时钟子系统功能实现第61-64页
     ·控制中心时钟系统第61-62页
     ·车站时钟系统第62-64页
   ·系统可靠性实现第64-69页
     ·系统可靠性管理第64页
     ·系统可靠性的定量分析第64-65页
     ·系统可靠性测试第65-69页
       ·阶段性可靠性测试第65-66页
       ·系统可靠性验证测试第66-69页
五.通信系统的项目管理第69-76页
   ·项目进度管理第69-71页
   ·项目风险管理第71-74页
     ·项目的风险识别第72-73页
     ·项目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第73-74页
   ·项目管理的实效第74-76页
六.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结论第76-77页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互信息的立体运动物体的识别与跟踪
下一篇: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资产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