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业务在银行业经营转型中的作用研究--基于代理人约束体系的完善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目录 | 第11页 |
1. 导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页 |
·理财业务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理财业务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理财业务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 我国股份制银行业务战略转型 | 第16-21页 |
·以批发业务为主向批发和零售业务并重转型 | 第16-19页 |
·股份制银行业务战略转型的背景 | 第16页 |
·从中间业务的发展看银行业务转型 | 第16-18页 |
·部分股份制银行向零售业务转型战略的建立 | 第18-19页 |
·确立中高端客户为零售业务战略发展重点 | 第19页 |
·理财业务日益活跃 | 第19-21页 |
·理财产品创新不断 | 第19页 |
·理财专业团队的建设 | 第19-21页 |
3. 我国理财业务发展与支持因素分析 | 第21-31页 |
·我国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 第21-23页 |
·个人理财的概念 | 第21页 |
·我国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 第21-23页 |
·国内支持因素 | 第23-25页 |
·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扩大 | 第23-24页 |
·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变化 | 第24页 |
·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 | 第24-25页 |
·国际银行业战略调整——零售业务崛起 | 第25-27页 |
·零售银行产品与服务高度综合化、多样化 | 第25-27页 |
·分支业务模式重塑 | 第27页 |
·境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 第27-29页 |
·汇丰银行 | 第27页 |
·花旗银行 | 第27-28页 |
·渣打银行 | 第28-29页 |
·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1页 |
·分析客户需求 | 第29页 |
·建立理财服务体系 | 第29页 |
·提高员工素质 | 第29-31页 |
4. 理财业务与银行业务转型相关问题分析 | 第31-35页 |
·我国商业银行的代理人问题 | 第31-32页 |
·银行管理者—员工之间的代理人问题 | 第31页 |
·银行—客户之间的代理人问题 | 第31-32页 |
·监管机构—客户之间的代理人问题 | 第32页 |
·理财业务、代理人问题与银行业务转型相互关系分析 | 第32-34页 |
·本文传统业务与理财业务对比界限划分 | 第32页 |
·代理人问题与我国传统银行业务性质的关系 | 第32-33页 |
·理财业务与代理人问题的关系分析 | 第33-34页 |
·代理人问题与银行业务转型的关系分析 | 第34页 |
·理财业务在银行业务转型中的角色 | 第34-35页 |
5. 传统业务下银行代理人约束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5-40页 |
·内部约束不健全 | 第35-36页 |
·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 第35页 |
·风险评估方面 | 第35-36页 |
·内部控制措施方面 | 第36页 |
·市场约束不具有客户需求的导向 | 第36-38页 |
·存款人 | 第36页 |
·借款人 | 第36-37页 |
·股东 | 第37页 |
·银行同业 | 第37页 |
·金融市场 | 第37-38页 |
·人才市场 | 第38页 |
·监管约束的安全主导作用 | 第38-40页 |
·巴塞尔协议有关内容的修改 | 第38页 |
·我国的监管约束 | 第38-40页 |
6. 理财业务下银行代理人约束体系的完善 | 第40-49页 |
·内部控制完善 | 第40-43页 |
·业务组织架构的再造 | 第40-41页 |
·垂直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 | 第41页 |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 第41-43页 |
·市场约束回归客户需求 | 第43-47页 |
·市场约束的主体是客户 | 第43-44页 |
·金融市场风险传递约束加强 | 第44-45页 |
·同业约束倾向专业优势 | 第45-46页 |
·人才激励和培训力度加大 | 第46-47页 |
·监管约束突出对市场约束的补充作用 | 第47-49页 |
·监管约束突出其补充作用的必要性 | 第47页 |
·银监会对理财市场的规范 | 第47-49页 |
7.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表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