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昆虫信息素概述 | 第8页 |
·蝗虫信息素研究进展 | 第8-9页 |
·蝗虫聚集信息素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沙漠蝗聚集信息素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非洲飞蝗聚集信息素研究进展 | 第11页 |
·东亚飞蝗聚集信息素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亚洲小车蝗概述 | 第12-14页 |
·分类地位及分布范围 | 第12页 |
·形态特征 | 第12页 |
·亚洲小车蝗的生活史 | 第12-13页 |
·亚洲小车蝗的生物学习性 | 第13-14页 |
·立题依据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2 亚洲小车蝗聚集行为生测 | 第15-2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6-20页 |
·试验设备 | 第16-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亚洲小车蝗雌性幼成虫对不同味源处理的聚集行为反应 | 第20-22页 |
·亚洲小车蝗雄性幼成虫对不同味源处理的聚集行为反应 | 第22-24页 |
·亚洲小车蝗雌性老熟成虫对不同味源处理的聚集行为反应 | 第24-25页 |
·亚洲小车蝗雄性老熟成虫对不同味源处理的聚集行为反应 | 第25-2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7页 |
·讨论 | 第27-28页 |
3 卵囊及泡沫对亚洲小车蝗产卵的调控作用 | 第28-3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供试虫源 | 第29页 |
·土壤的处理 | 第29页 |
·室内产卵行为实验设计 | 第29页 |
·室外产卵行为实验设计 | 第29-30页 |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室内产卵实验 | 第30-31页 |
·室外产卵实验 | 第3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1-32页 |
4 体表挥发物成分分析 | 第32-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4-36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34页 |
·亚洲小车蝗活体取样 | 第34-35页 |
·TCT-GC/MS 分析 | 第35-36页 |
·挥发物定量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雌成虫体表挥发物 | 第36-37页 |
·雄成虫体表挥发物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亚洲小车蝗雌、雄成虫体表挥发物的比较 | 第38页 |
·与沙漠蝗、东亚飞蝗体表挥发物组成成分的比较 | 第38-39页 |
5 粪便挥发物的分析 | 第39-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39页 |
·亚洲小车蝗粪便挥发物取样 | 第39页 |
·GC-MS 分析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雌成虫粪便挥发物 | 第40-42页 |
·雄成虫粪便挥发物 | 第42-45页 |
·讨论 | 第45页 |
·亚洲小车蝗雌、雄成虫粪便挥发物的比较 | 第45页 |
·与沙漠蝗、东亚飞蝗粪便挥发物组成成分的比较 | 第45页 |
6 总讨论 | 第45-48页 |
·亚洲小车蝗与其它蝗虫挥发物释放体系的比较 | 第45-46页 |
·亚洲小车蝗聚集原因探讨 | 第46-47页 |
·今后的工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