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核心概念 | 第14-18页 |
第一章 政治转型的起点:党国威权体制的建立及其合法性 | 第18-30页 |
第一节 党国威权体制的建立 | 第18-24页 |
一、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面临的压力 | 第18-21页 |
二、压力下的合法化措施:党国威权体制的建立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党国威权体制的合法性作用及其限度 | 第24-30页 |
一、党国威权体制的合法性作用 | 第25-28页 |
二、党国威权体制合法性的限度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政治转型的动力:社会变革下的合法性危机 | 第30-43页 |
第一节 台湾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 | 第30-36页 |
一、经济的高速发展 | 第31-33页 |
二、阶级关系的变化 | 第33-35页 |
三、思想价值观的多元取向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合法性危机及其表现 | 第36-43页 |
一、外部合法性危机 | 第36-38页 |
二、“法统”危机 | 第38-41页 |
三、权力效能危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政治转型的过程:合法性资源的再生产 | 第43-56页 |
第一节 “本土化”:合法性的内向强化 | 第43-49页 |
一、推行“本土化”政策 | 第44-46页 |
二、开放“中央民代”选举 | 第46-48页 |
三、团结岛内资产阶级 | 第48页 |
四、“本土化”的合法性局限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政治转型的踯躅:反对运动与退缩的合法化 | 第49-51页 |
一、反对运动的兴起 | 第49-51页 |
二、退缩的合法化 | 第51页 |
第三节 自由化与民主化:合法性的下向扩展 | 第51-56页 |
一、“投资罢工”与社会运动的兴起 | 第52-53页 |
二、合法性的下向扩展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