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人工加固地基论文--浅层和深层机械加固(压密)论文

碎石桩复合地基震后沉降规律试验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22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理论研究进展第11-13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现状第13-21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原位试验观测第21-22页
     ·存在的问题第22页
     ·本文研究思路及组织结构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29页
第二章 堆叠式剪切变形模型箱及振动台基础的研制第29-51页
     ·引言第29页
     ·叠层剪切模型箱的设计思路第29-36页
       ·设计目标第29-30页
       ·模型箱制作完成后需达到的结构要求第30页
     ·模型箱尺寸和材料选择第30-31页
       ·模型箱关键零部件工作状态分析第31-36页
         ·层间连接方式第31-33页
         ·边界约束问题第33-35页
         ·模型箱的防漏第35-36页
     ·叠层剪切模型箱的设计研制第36-43页
     ·MTS动力加载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第43-45页
     ·振动台基础和台面支承系统第45-47页
     ·小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第三章 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案第51-71页
     ·试验方案的建立第51-61页
       ·试验目的和内容第51-54页
       ·试验传感器装置第54-59页
         ·孔压传感器的标定与布置第55-56页
         ·加速度传感器的防水加工第56-57页
         ·沉降监测点方法第57-59页
       ·碎石桩的参数设计第59-60页
       ·试验细节部分处理第60-61页
     ·试验模型地基的制备第61-68页
       ·试验过程的关键步骤第61-63页
       ·砂土模型地基的制备第63-65页
         ·确定饱和方法的小型模拟试验第63-64页
         ·装砂的过程控制第64-65页
       ·碎石桩振动沉管法在模型箱中的实现第65-68页
     ·小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四章 饱和砂土地基试验成果分析和震后沉降规律研究第71-109页
     ·饱和砂土常规土工试验第71-73页
       ·饱和砂土基本物理性质指标第71页
       ·饱和砂土颗粒级配第71-72页
       ·饱和砂土的渗透系数第72-73页
     ·饱和砂土动三轴液化试验第73-78页
       ·试验土样密度控制第73-75页
       ·动三轴试验加载方案第75-76页
       ·动三轴试验结果第76-77页
       ·振动孔隙水压力模型参数的确定第77-78页
     ·饱和砂土地基传感器布置和宏观试验现象第78-80页
     ·饱和砂土地基的振动响应第80-89页
       ·正弦波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地基加速度响应第80-86页
         ·无附加压重情况下,饱和砂土地基加速度响应第80-82页
         ·上部附加压重下,饱和砂土地基加速度响应第82-83页
         ·饱和砂土地基孔压发展规律第83-86页
       ·地震波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地基孔压发展规律第86-88页
       ·振动过程中孔压消散开始时间影响因素分析第88-89页
     ·饱和砂土地基震后沉降规律研究第89-97页
       ·试验沉降监测方法第89-90页
       ·砂土地基沉降监测第90-93页
       ·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第93-97页
     ·饱和砂土地基震后沉降简化公式的建立第97-105页
       ·饱和砂土地基震后沉降分析第97-99页
       ·简化公式方法概述第99-104页
       ·简化公式计算值与振动台实测值的对比第104-105页
     ·小结第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第五章 碎石桩复合地基试验成果分析和震后沉降规律研究第109-143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宏观试验现象第109-110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振动响应第110-118页
       ·无附加压重情况下,碎石桩复合地基不同位置孔压发展规律第110-113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内、桩外壁孔压对比第110-112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外壁、桩间土孔压对比第112-113页
       ·有附加压重情况下,碎石桩复合地基加速度响应和孔压发展规律第113-117页
         ·有附加压重情况下,碎石桩复合地基加速度响应第113-116页
         ·有附加压重情况下,碎石桩复合地基不同位置孔压发展规律第116-117页
       ·振动沉管孔压增长距离沉管震源关系第117-118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震后沉降规律研究第118-127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控制沉降分析第118-120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监测结果第120-127页
         ·160mm桩径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第120-122页
         ·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第122-124页
         ·250mm桩径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第124-127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震后即时沉降与震后最终沉降比例分析第127-132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减小地基震后沉降效果评价第132-134页
     ·碎石桩复合地基动荷载作用下桩土应力比变化规律第134-136页
     ·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第136-139页
     ·小结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43-147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143-145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45-147页
作者简历第147-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在非饱和土力学中应用的基本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盲源分离技术的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