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车道的车流量统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9页 |
·交通流的几个重要参数 | 第9-11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2 车辆检测技术研究 | 第13-19页 |
·传统的车辆检测流量统计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 第13-16页 |
·环形线圈检测器 | 第13-14页 |
·超声波检测系统 | 第14-15页 |
·红外线检测系统 | 第15页 |
·激光雷达检测系统 | 第15页 |
·声学检测系统 | 第15-16页 |
·基于视频图像检测系统的分析 | 第16-18页 |
·立体视觉法 | 第16页 |
·基于车辆模型的检测算法 | 第16页 |
·基于光流场分析的算法 | 第16-17页 |
·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算法 | 第17-18页 |
·视频检测的优缺点 | 第18-19页 |
3 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 | 第19-30页 |
·车辆视频检测算法概述 | 第19-20页 |
·摄像头的架设 | 第20-21页 |
·背景的选取和更新 | 第21-24页 |
·检测区域信号产生的原理 | 第24-26页 |
·视频虚拟检测区域设定对特征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目标车辆分割 | 第28-30页 |
4 基于能量算法的车辆检测 | 第30-45页 |
·能量算法的基础 | 第30-37页 |
·标准的振荡函数 | 第30-33页 |
·振荡函数的能量构造 | 第33-37页 |
·算法流程图 | 第37-38页 |
·图像的预处理 | 第38-39页 |
·噪声的消除 | 第38页 |
·图像的灰度化 | 第38-39页 |
·虚拟检测区域的选定 | 第39页 |
·图像能量值的提取 | 第39-42页 |
·构造极值图像和对比度图像 | 第39-40页 |
·构造图像的能量图 | 第40-41页 |
·计算能量宽度 | 第41-42页 |
·车流量的统计算法 | 第42-44页 |
·改进的背景更新法 | 第44-45页 |
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系统在双向四车道的运行情况 | 第45-48页 |
·系统在单车道的运行情况 | 第48-5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