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高校科研项目知识产权价值的理论基础 | 第24-37页 |
| ·知识产权的涵义和特征 | 第24-28页 |
| ·知识产权的涵义 | 第24-25页 |
| ·知识产权的特征 | 第25-28页 |
| ·知识产权制度 | 第28-29页 |
| ·知识产权价值的相关理论 | 第29-32页 |
| ·知识管理理论 | 第29-30页 |
| ·劳动价值论 | 第30页 |
| ·生产费用论 | 第30-31页 |
| ·效用价值论 | 第31页 |
| ·边际效用价值论 | 第31-32页 |
| ·新古典均衡价值论 | 第32页 |
| ·高校科研项目的来源 | 第32-34页 |
| ·高校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定价的目的与意义 | 第34-37页 |
| ·充分体现高校知识产权的社会价值 | 第35页 |
| ·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保证 | 第35页 |
| ·有效减少侵权纠纷 | 第35页 |
| ·进行投资决策的前提条件 | 第35-36页 |
| ·规范知识产权的交易市场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高校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现状分析 | 第37-48页 |
| ·高校的科研投入分析 | 第37-40页 |
| ·科研人员投入分析 | 第37-39页 |
| ·科研经费投入分析 | 第39-40页 |
| ·高校的科研产出分析 | 第40-48页 |
| ·科研产出的科研价值分析 | 第40-42页 |
| ·科研产出的经济价值分析 | 第42-48页 |
| 第四章 高校科研项目知识产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8页 |
| ·知识产权的特征因素 | 第48-50页 |
| ·成本因素 | 第48-49页 |
| ·知识产权的形态 | 第49页 |
| ·技术的生命周期 | 第49页 |
| ·技术型知识产权的成熟度 | 第49-50页 |
| ·替代技术的出现 | 第50页 |
| ·宏观环境因素 | 第50-53页 |
| ·市场因素 | 第51页 |
| ·体制因素 | 第51页 |
| ·法律因素 | 第51-52页 |
| ·其他环境的影响 | 第52-53页 |
| ·高校自身的因素 | 第53-56页 |
| ·高校的科技力量 | 第53页 |
| ·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 | 第53-54页 |
| ·科研项目的考核方式 | 第54页 |
| ·资金支持的力度 | 第54-55页 |
| ·知识产权的供给 | 第55页 |
| ·成果转化的意识 | 第55-56页 |
| ·企业内部因素 | 第56-58页 |
| ·企业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 第56页 |
| ·企业的趋利动机 | 第56-57页 |
| ·风险的分摊 | 第57页 |
| ·知识产权的需求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高校科研项目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方法分析 | 第58-70页 |
| ·收益法 | 第58-60页 |
| ·收益法的理论分析 | 第58-60页 |
| ·收益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60页 |
| ·成本法 | 第60-61页 |
| ·成本法的理论分析 | 第60-61页 |
| ·成本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61页 |
| ·市场法 | 第61-63页 |
| ·市场法的理论分析 | 第62页 |
| ·市场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62-63页 |
| ·实物期权 | 第63-68页 |
| ·实物期权概述 | 第63-64页 |
| ·模型的构建 | 第64-66页 |
| ·实物期权的适用性分析 | 第66-68页 |
| ·不可交易知识产权的科研价值 | 第68-7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展望 | 第71页 |
| ·创新点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