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一般病证论文

经络知热感度测量法在阳虚质辨识及疗效评估中的运用探讨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第14-24页
 一、经络知热感度测量法简介第14-20页
  1 定义第14页
  2 发展及完善过程第14-16页
  3 对俞云教授提出的两套穴位测量系统的相关文献描述第16-20页
  4 经络知热感度测量法的科学性与既往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0页
  5 临床应用价值第20页
 二、关于阳虚质的相关文献描述第20-24页
  1 体质的概念第20-21页
  2 关于阳虚体质的中医论述第21页
  3 关于阳虚体质的西医证据第21-22页
  4 阳虚质的经络研究第22页
  5 阳虚质的中药治疗措施第22-24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4-89页
 一、研究目标第24页
 二、研究内容第24页
 三、研究方案第24-30页
  1 研究方法第24-26页
  2 技术路线第26页
  3 实施方案与步骤第26-28页
  4 测量数据判读第28-29页
  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第29-30页
 四、研究结果第30-82页
  1 一般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第30-31页
  2 经络知热感度测量法稳定性研究第31页
  3 经络知热感度测量法在体质辨识中的运用第31-63页
  4 经络知热感度测量法在疗效评估中的运用第63-82页
 五、分析与讨论第82-89页
  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82页
  2 研究结果分析第82-86页
  3 关于经络知热感度测量法在其余杂病中的运用与推广第86页
  4 研究结论第86-87页
  5 不足与展望第87-89页
结语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附录第93-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名中医临床辩治糖尿病肾病规律探讨
下一篇: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中医分型与胃肠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