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11-14页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页 |
1. 人文和人文素质 | 第11页 |
2. 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 第11页 |
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 公共基础性人文素质教育 | 第11-12页 |
2. 医学特殊性人文素质教育 | 第12页 |
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 第12-14页 |
1. 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 | 第12页 |
2. 高尚道德情操与职业品格的培养 | 第12-13页 |
3. 创新精神和灵动和谐个性的培养 | 第13页 |
4. 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 | 第13页 |
5. 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14-17页 |
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发展现代医学科学的需要 | 第14页 |
1.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 第14页 |
2. 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亟待医学人文的指导 | 第14页 |
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医疗服务的职业特点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14-15页 |
1. 医疗服务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 第14-15页 |
2. 高等医学的教育改革也要求必须加入人文素质教育 | 第15页 |
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解决我国现今医疗危机的重要途径 | 第15-17页 |
1. 区域间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的扭转需要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 第15页 |
2. 医疗卫生服务不公平性现状的转变亟需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国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究 | 第17-21页 |
一、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 | 第17-18页 |
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走向成熟促进了医学和人文的融合 | 第17-18页 |
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提出和医学人文学科发展促进了医学和人文的融合 | 第18页 |
二、国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述评与启示 | 第18-21页 |
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广度:进行通识教育,强调均衡发展 | 第18页 |
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维度:贯穿医学教育,实现终身发展 | 第18-19页 |
3.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结合医学人文,不断与时俱进 | 第19页 |
4.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重视医患关系,促进良性互动 | 第19-21页 |
第四章 福建医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个案分析 | 第21-32页 |
一、人文课程设置情况 | 第21-22页 |
1. 必修课 | 第21页 |
2. 公共选修课 | 第21-22页 |
二、人文学院教学机构和师资情况 | 第22页 |
三、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素质现状问卷调查情况 | 第22-29页 |
1.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 第22页 |
2. 调查的对象构成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4. 问卷调查小结 | 第29页 |
四、福建医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高等医学院校的共性 | 第29-32页 |
1. 课程设置:学时数少,随意性大 | 第29-30页 |
2. 师资情况:力量薄弱、结构单一 | 第30页 |
3. 教学方法:灌输为主、效果平平 | 第30-31页 |
4. 教学安排:无系统性、不连续性 | 第31-32页 |
第五章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思考 | 第32-38页 |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 | 第32页 |
1. 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 第32页 |
2.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 | 第32页 |
二、改革现有人文课程,构建合理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 第32-34页 |
1. 促进"两课"与其他人文课程的整合互补 | 第32-33页 |
2. 建立科学综合性的人文课程模块 | 第33页 |
3. 编织多维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网络 | 第33-34页 |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 第34-35页 |
1. 建立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 第34页 |
2. 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 第34页 |
3. 成立第二支人文师资队伍 | 第34-35页 |
四、改革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方法,强化医学人文实践 | 第35页 |
1. 改革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方法 | 第35页 |
2. 强化医学人文实践 | 第35页 |
五、促进医学和人文融通共建,建立医学人文素质终身教育制度 | 第35-36页 |
1. 人文教育渗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全员育人促进医学和人文的融通共建 | 第35-36页 |
2. 实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全程,建立医学人文素质终身教育制度 | 第36页 |
六、共享综合性大学资源,改变单科教育的培养模式 | 第36-38页 |
1. 联合办学,共享资源促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 第36-37页 |
2. 联合培养、共同建立双学士、双学位医学生教育模式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