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8-9页 |
·主要文献回顾 | 第9-11页 |
·研究范围和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2章 大学生创业观的内涵与形态 | 第15-21页 |
·大学生创业观及教育的内涵 | 第15-16页 |
·大学生创业观 | 第15页 |
·大学生创业观教育 | 第15-16页 |
·大学生创业观的形态 | 第16-21页 |
·积极形态 | 第16-17页 |
·消极形态 | 第17-21页 |
第3章 大学生创业观的影响因素 | 第21-26页 |
·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属性影响 | 第21-22页 |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智力特征 | 第21-22页 |
·大学生群体的求知观、成才观特征 | 第22页 |
·外界因素影响 | 第22-26页 |
·家庭方面 | 第23-24页 |
·学校创业教育方面 | 第24-25页 |
·国家政策扶持方面 | 第25-26页 |
第4章 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价值与导向 | 第26-35页 |
·创业观教育的理论价值 | 第26页 |
·丰富内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第26页 |
·创新思路,提高实际的参考价值 | 第26页 |
·创业观教育的实践价值 | 第26-29页 |
·对教育者的个体价值 | 第27页 |
·对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 | 第27-29页 |
·创业观教育对选择创业类型的导向 | 第29-35页 |
·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模式 | 第29-31页 |
·大学生创业模式的评价与选择 | 第31-35页 |
第5章 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实现路径 | 第35-42页 |
·教育主体层面的实现路径 | 第35-37页 |
·观念转变:促使大学生学业与创业相得益彰 | 第35页 |
·知识传授:向大学生灌输创业观教育的价值 | 第35-36页 |
·心理契约:推动师生在创业观教育中产生共鸣 | 第36-37页 |
·教育客体层面的实现路径 | 第37-39页 |
·自我激励创业信念 | 第37-38页 |
·自我调整创业目标 | 第38页 |
·自我选择创业策略 | 第38-39页 |
·教育介体层面的实现路径 | 第39-40页 |
·丰富教育的载体 | 第39页 |
·讲求教育的方法 | 第39页 |
·注重教育的形式 | 第39-40页 |
·教育环体层面的实现路径 | 第40-42页 |
·唱响主旋律:鼓励大学生创业 | 第40页 |
·完善保障机制: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 第40-41页 |
·依托项目带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