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烟粉虱的发生与为害 | 第10页 |
| ·烟粉虱的防治 | 第10-13页 |
| ·烟粉虱的化学防治 | 第10-11页 |
| ·烟粉虱的生物防治 | 第11-13页 |
| ·利用昆虫行为调节剂控制烟粉虱 | 第13页 |
| ·昆虫感受器超微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昆虫感受器的类型 | 第13页 |
| ·昆虫化学感器超微结构研究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立题依据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2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烟粉虱的生物活性 | 第15-2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5-17页 |
| ·供试毒素 | 第15页 |
| ·供试昆虫 | 第15页 |
| ·供试寄主植物 | 第15页 |
| ·溴甲酚绿试纸的制作 | 第15页 |
| ·试验方法 | 第15-17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7-22页 |
|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烟粉虱3 龄若虫的杀虫活性的测定 | 第17-19页 |
|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烟粉虱成虫取食忌避作用的测定 | 第19-21页 |
|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烟粉虱成虫产卵忌避作用的测定 | 第21-22页 |
| ·讨论 | 第22-24页 |
|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烟粉虱3 龄若虫的杀虫活性 | 第22-23页 |
|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烟粉虱的取食忌避作用 | 第23页 |
|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烟粉虱的产卵忌避作用 | 第23-24页 |
| 3 烟粉虱成虫感受器所在部位的初步确定 | 第24-3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4-25页 |
| ·供试毒素和供试药剂 | 第24页 |
| ·供试昆虫 | 第24页 |
| ·供试寄主植物 | 第24页 |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用稀盐酸处理过的烟粉虱成虫取食忌避活性的生物测定 | 第25-27页 |
|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用稀盐酸处理过的烟粉虱成虫产卵忌避活性的生物测定 | 第27-29页 |
| ·讨论 | 第29-30页 |
| 4 烟粉虱触角、口针及跗节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 第30-3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1页 |
| ·供试昆虫 | 第30页 |
| ·试验所需化学药品 | 第30页 |
| ·试验仪器 | 第30-31页 |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 ·烟粉虱的触角、口针及跗节感器观察结果 | 第31-32页 |
| ·温室白粉虱的触角、口针及跗节感器观察结果 | 第32页 |
| ·稻粉虱的触角、口针及跗节感器观察结果 | 第32-33页 |
| ·螺旋粉虱的触角、口针及跗节感器观察结果 | 第33-34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4-3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6-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页 |
|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烟粉虱生物活性的测定 | 第36页 |
| ·烟粉虱感受器所在部位的初步确定 | 第36页 |
| ·烟粉虱触角、口针及跗节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 第36页 |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36-37页 |
| ·测定了化学合成的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烟粉虱的生物活性 | 第36-37页 |
| ·利用生测的方法初步确定烟粉虱感受器的所在部位 | 第37页 |
| ·系统的比较了四种粉虱感受器的类型及分布 | 第37页 |
| ·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37页 |
| ·应用前景与展望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6页 |
| 附录 | 第46-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