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环境卫生、环境医学论文--水与给水卫生论文--水的卫生标准和水的卫生监测论文

饮用水源中痕量二级胺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二级胺的概述第11-12页
     ·二级胺的理化性质第11-12页
     ·几种代表性二级胺的工业用途第12页
   ·二级胺污染源的分布与危害第12-14页
     ·二级胺的分布第12-13页
     ·二级胺的危害第13-14页
   ·二级胺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4-21页
     ·比色法第14-15页
     ·氧化还原法第15-16页
     ·原子吸收法第16页
     ·离子色谱法第16-17页
     ·液相色谱法第17-18页
     ·气相色谱法第18-21页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GC-FID)检测饮用水源中的二级胺的方法研究第23-35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3-24页
     ·实验方法第24-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3页
     ·色谱条件的选择第26-27页
     ·衍生温度的选择第27页
     ·衍生时间的选择第27-28页
     ·pH的选择第28-29页
     ·萃取剂用量的选择第29-30页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0-31页
     ·方法的精密度(n=5)第31-32页
     ·方法的检出限第32页
     ·方法准确度第32-33页
   ·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器(GC-MS)检测饮用水源中二级胺的方法研究第35-43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5-36页
     ·实验方法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衍生温度的选择第36-37页
     ·衍生时间的选择第37-38页
     ·pH的选择第38-39页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9页
     ·方法的精密度(n=5)第39-40页
     ·方法的检出限第40-41页
     ·方法准确度第41页
   ·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选优及实际应用第43-53页
   ·材料与方法第43-45页
     ·采样地区概况第43-44页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第44-45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45页
     ·分析方法第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52页
     ·方法学比较第45-48页
     ·采样数据的分析第48-52页
   ·小结第52-53页
结论与展望第53-57页
 1 结论第53页
 2 创新点第53-54页
 3 展望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65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省农作物系统与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研究
下一篇:湖南省能源类二氧化碳(CO2)排放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