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研制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1 三聚氰胺残留检测概述 | 第10-25页 |
·三聚氰胺简介 | 第10-11页 |
·三聚氰胺残留及其危害 | 第11-17页 |
·三聚氰胺残留检测技术进展 | 第17-25页 |
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现状 | 第25-27页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及其优点 | 第25-26页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第二章 三聚氰胺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第30-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材料 | 第30-31页 |
·方法 | 第31-33页 |
·完全抗原的合成 | 第31-32页 |
·合成抗原的鉴定 | 第32-33页 |
2 结果 | 第33-34页 |
·SDS-PAGE 结果 | 第33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36页 |
·完全抗原的合成 | 第34-35页 |
·人工合成抗原的鉴定 | 第35-36页 |
4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第38-52页 |
1 材料 | 第38-3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页 |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38-39页 |
·实验动物与细胞 | 第39页 |
2 方法 | 第39-44页 |
·动物免疫 | 第39-40页 |
·间接ELISA 检测抗血清及单抗效价方法的建立 | 第40-41页 |
·吸收阻断试验 | 第41页 |
·细胞融合与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1页 |
·细胞冻存及复苏 | 第41-42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42页 |
·单克隆抗体间接E L I S A 效价的测定 | 第42页 |
·单抗亚型的鉴定 | 第42-43页 |
·腹水中抗体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43页 |
·单抗的金标免疫层析(GICA) 鉴定 | 第43页 |
·单抗的标记 | 第43页 |
·直接竞争ELISA 方法的建立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3-44页 |
·单抗交叉反应性 | 第44页 |
·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 第4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4-49页 |
·间接ELISA 方法的建立 | 第44-45页 |
·免疫小鼠抗Mela 血清效价 | 第45-46页 |
·吸收阻断试验结果 | 第46页 |
·细胞融合及亚克隆 | 第46页 |
·腹水单抗制备、抗体效价及分型测定 | 第46-47页 |
·单抗的金标免疫层析(GICA) 鉴定 | 第47页 |
·直接竞争ELISA 法标准抑制曲线的绘制 | 第47-48页 |
·单抗交叉反应性测定 | 第48页 |
·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1页 |
·细胞融合 | 第49页 |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及复苏 | 第49-50页 |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及纯化 | 第50页 |
·酶标记单抗 | 第50页 |
·金标免疫层析实验 | 第50-51页 |
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三聚氰胺金标免疫层析试剂盒的制备 | 第52-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7页 |
·材料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7页 |
·胶体金的制备 | 第53页 |
·胶体金的鉴定 | 第53页 |
·金标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 第53-54页 |
·玻璃纤维膜和硝酸纤维素膜的包被 | 第54-55页 |
·金标免疫层析试剂盒的组装 | 第55页 |
·试剂盒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 第55-56页 |
·金标免疫层析试剂盒的性能测定 | 第56-57页 |
2 结果 | 第57-63页 |
·胶体金的制备 | 第57-58页 |
·胶体金标记单抗结果 | 第58-60页 |
·金标免疫层析试剂盒的性能鉴定 | 第60-63页 |
3 讨论 | 第63-64页 |
4 小结 | 第64-66页 |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