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冠心病诊断的运动心电检测系统的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背景 | 第9-10页 |
·冠心病简介 | 第9页 |
·常见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 第9-10页 |
·心电图 | 第10-15页 |
·心电信号及心电图 | 第10-12页 |
·心电导联 | 第12-15页 |
·基于心电图的冠心病诊断指标选择 | 第15-17页 |
·ST 段压低值 | 第15页 |
·QRS 波振幅变化 | 第15页 |
·QRS 波积分 | 第15页 |
·Q-T 间期变化 | 第15页 |
·U 波变化 | 第15页 |
·心率失常 | 第15-16页 |
·ST/HR 斜率 | 第16-17页 |
·基于运动心电图的冠心病诊断仪器国内外现状 | 第17页 |
·心电检测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整体方案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2 系统整体实现方案 | 第21-27页 |
·多功能模块化设计方案 | 第21-23页 |
·模块及模块化 | 第21-22页 |
·模块化设计方案的特点及其优点 | 第22-23页 |
·基于模块化思想的系统整体方案 | 第23页 |
·微控制器小型化设计方案 | 第23-25页 |
·微控制器设计方案的优点 | 第24页 |
·基于微控制器小型化设计的系统整体方案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7-55页 |
·基于模块化方案的功能模块选择及与PC 机的连接 | 第27-28页 |
·阻尼踏车控制电路设计 | 第28-35页 |
·踏车工作模型建立 | 第28-31页 |
·踏车控制电路 | 第31-34页 |
·踏车转速检测 | 第34-35页 |
·心电采集电路的设计 | 第35-44页 |
·心电信号噪声的主要来源 | 第36-37页 |
·心电预处理电路 | 第37-39页 |
·心电放大电路 | 第39-44页 |
·单片机系统的设计 | 第44-48页 |
·16 位单片机dsPIC30F4011 简介 | 第44-46页 |
·心电A/D 转换方案 | 第46-48页 |
·硬件与上位机的通讯 | 第48-50页 |
·电路安全设计 | 第50-53页 |
·电源隔离 | 第50-51页 |
·信号隔离 | 第51-52页 |
·硬件保护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5-71页 |
·单片机代码设计 | 第55-62页 |
·单片机代码功能 | 第55页 |
·踏车控制及转速检测代码设计 | 第55-57页 |
·心电采集及串口通讯协议代码设计 | 第57-62页 |
·上位机软件中涉及的主要算法 | 第62-64页 |
·心率计算 | 第62页 |
·J 点定位与ST 段压低值 | 第62-63页 |
·ST/HR 斜率计算 | 第63-64页 |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 第64-68页 |
·上位机功能 | 第64页 |
·VB 简介 | 第64页 |
·相关计算程序设计 | 第64-66页 |
·显示程序设计 | 第66-67页 |
·控制程序设计 | 第67-68页 |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5 系统测试 | 第71-77页 |
·硬件测试 | 第71-73页 |
·软件测试 | 第73页 |
·系统实验 | 第73-7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全文总结 | 第77页 |
·研究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