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雷公藤内酯醇在RA模型体内的药理学影响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21页 |
1 祖国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第11-13页 |
·病名 | 第11页 |
·病因病机 | 第11-12页 |
·中药治疗 | 第12-13页 |
2 现代医学对RA的认识 | 第13-16页 |
·病因 | 第13-14页 |
·病理 | 第14-15页 |
·西医治疗 | 第15-16页 |
3 针灸治疗RA的研究现况 | 第16-18页 |
·针刺 | 第16页 |
·温针 | 第16页 |
·艾灸 | 第16-17页 |
·穴位注射 | 第17页 |
·蜂针 | 第17-18页 |
·其他针灸疗法 | 第18页 |
4 雷公藤内酯醇的研究 | 第18-21页 |
·药理作用 | 第19-20页 |
·毒性作用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1-3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动物 | 第21页 |
·仪器和器材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统计与图表 | 第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RA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雷公藤注射液的配制 | 第21-22页 |
·分组 | 第22-23页 |
·HPLC法测定RA模型血浆雷公藤内酯醇浓度 | 第23-26页 |
3 观察项目及结果 | 第26-30页 |
·一般情况 | 第26页 |
·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26-27页 |
·关节肿胀度(趾围) | 第27-28页 |
·屈关节疼痛评分 | 第28-29页 |
·雷公藤内酯醇浓度测定 | 第29-30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0-37页 |
1. 模型 | 第30-32页 |
·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 第30页 |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 第30页 |
·卵蛋白诱导的关节炎模型 | 第30-32页 |
2. 一般情况及疗效讨论 | 第32页 |
3. HPLC测量血清药物浓度的方法 | 第32-34页 |
4. 药代动力学 | 第34页 |
5. 穴位研究 | 第34-35页 |
6. 本实验的意义 | 第35-37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