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基于研究生培养的中国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初步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相关概念释义第13-14页
     ·风景园林第13页
     ·学科建设第13页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第13-14页
   ·研究范围第14页
   ·研究主要方法和内容第14-17页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4-15页
       ·文献调查法第14-15页
       ·比较分析法第15页
       ·文献分析法第15页
       ·实地调查法第1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结果分析第15-16页
       ·引申分析第16-17页
第二章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相关理论分析第17-33页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发展综述第17-21页
     ·国际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概况第17-19页
       ·学科专业教育第17-18页
       ·学科资格认证第18-19页
       ·学科专业组织和学术期刊第19页
     ·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历程第19-21页
       ·第一时期(1951-1964年):学科初步发展时期第20页
       ·第二时期(1965-1978年):学科发展低谷时期第20页
       ·第三时期(1979-1998年):学科恢复、持续增长时期第20页
       ·第四时期(1999-至今):学科无序发展时期第20-21页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构建内容第21-27页
     ·学科方向建设第21-22页
       ·本体观念第21页
       ·特色观念,扬长避短第21-22页
       ·求新观念第22页
     ·学术成果建设第22-23页
       ·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充足的科研经费第22-23页
       ·高水平的论文和著作第23页
       ·高水平的获奖成果第23页
     ·学科队伍建设第23-24页
       ·创新研究生导师遴选机制第23页
       ·培养、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加强学科团队建设第23-24页
       ·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第24页
       ·建立导师责任制第24页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第24-25页
       ·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第25页
       ·完成项目与人才培养第25页
       ·业务能力培养与思想教育第25页
     ·学术环境建设第25-27页
       ·学术环境第26页
       ·管理服务环境第26页
       ·硬件环境第26页
       ·学术交流第26-27页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第27-28页
     ·突出特色强化创新原则第27页
     ·发展性原则第27页
     ·系统性原则第27-28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28页
     ·适应性原则第28页
     ·动态管理与注重实效原则第28页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第28-33页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石第29页
     ·研究生教育是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发展的催化剂第29-30页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第30-33页
       ·学术研究对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分析第30-31页
       ·导师队伍建设对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分析第31-33页
第三章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现状分析第33-47页
   ·基本情况第33-41页
     ·院校的空间分布第33-35页
     ·招生时间、体制第35-37页
     ·招生规模与师资力量第37-39页
     ·招生目录研究方向第39-40页
     ·学科地位第40-41页
   ·基本特点第41-43页
     ·院校分布不均匀第41页
     ·院校类型多元化第41-42页
     ·学科门类多样化第42页
     ·培养重点差异大第42-43页
   ·存在问题第43-45页
     ·学术性不强,学术转化率低第43页
     ·学科内部缺乏协调、共识,争论长期不断第43-44页
     ·人为分割学科门类,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完整,综合性不够第44页
     ·学科基础不宽,专业教育偏窄第44页
     ·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弱第44页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风景园林学科学位授权点院校的学科建设调查分析(~2008)第47-65页
   ·学位授权点院校概况第47-54页
     ·学科门类划分及研究方向第47-49页
     ·人才培养第49-50页
     ·师资队伍建设第50-54页
       ·研究生导师的职称及学历情况第50-51页
       ·研究生导师的主要理论贡献第51-53页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导师研究方向对应情况第53-54页
   ·学术产出水平主要指标分析第54-63页
     ·学术期刊第54-55页
     ·产出学位论文情况第55-59页
       ·学位论文的发表第55-56页
       ·学位论文h指数评价分析第56-57页
       ·学位论文选题分析第57-59页
     ·著作和论文发表第59-62页
       ·导师及其研究生编写著作的统计分析第59-60页
       ·导师及其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第60-62页
     ·承担项目数第62页
     ·学术产出水平的主要指标影响情况分析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风景园林学科学位授权点院校的学科建设综合评价(2004~2008)第65-83页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原则第65-66页
     ·科学性原则第65页
     ·整体性原则第65页
     ·简易可行性原则第65-66页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第66-70页
     ·师资队伍第66-67页
     ·学科及科研基地第67-68页
     ·人才培养第68-69页
     ·论文著作第69页
     ·承担科研项目第69-70页
     ·国内外学术交流第70页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第70-75页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综合评价方法第70-74页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第74-75页
   ·确定各评价指标层次权重第75-78页
   ·评价时期的确定第78页
   ·综合评价结果第78-81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建设评价结果第78-79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学科建设评价结果第79-80页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综合评价结果第80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和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学科的建设水平评价比较第80-81页
   ·结果与分析第81-83页
第六章 提高风景园林学科建设水平的途径和措施第83-93页
   ·完善学科点建设,加强学科间交流协作第83-84页
     ·设置独立学科点,提高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第83页
     ·融合优势学科,突出院校特色第83-84页
   ·高度关注科学研究,提升科研成果的显示度第84-85页
     ·争取科研立项,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第84页
     ·严格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第84-85页
   ·建立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第85-88页
     ·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作用第85-86页
     ·构筑风景园林学科梯队第86-87页
     ·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第87-88页
       ·增强导师的科研实力第87页
       ·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第87-88页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第88页
   ·立足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质量第88-90页
     ·吸引优秀生源,把好"入门"关第88-89页
     ·改进培养模式,培养创新能力第89-90页
       ·理论教学体现学科交义性第89页
       ·科研紧跟学科前沿动态第89页
       ·采取导师小组制第89-90页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多出科研成果第90页
   ·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第90-93页
     ·重视"软"环境的建设第90-91页
       ·培养严谨治学态度第90页
       ·加强学术交流,提高风景园林学科交流水平和质量第90-91页
     ·重视"硬"环境的投入第91-93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93-95页
   ·主要结论第93页
   ·创新点第93-94页
   ·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附录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省旅游农业园区规划规范初步研究
下一篇:上海产业类历史地段景观改造研究--以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设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