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 、多丽丝·莱辛与《玛拉与丹恩》 | 第10-12页 |
二、生态批评理论与《玛拉与丹恩》 | 第12-16页 |
第一章 异化的世界 | 第16-26页 |
一、荒瘠的自然 | 第16-20页 |
1. 干涸的大地 | 第17-18页 |
2. 凶猛的兽类 | 第18-20页 |
二、失衡的人类社会 | 第20-26页 |
1. 宗教信仰的遗失 | 第20-21页 |
2. 科技文明的式微 | 第21-23页 |
3. 自我身份的迷失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对人类征服自然观的批判 | 第26-35页 |
一、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 | 第27-28页 |
二、观念催化——物欲膨胀 | 第28-31页 |
三、双刃工具——科学技术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回归自然的生态理想 | 第35-42页 |
一、认清人类序位 | 第36-37页 |
二、反思问题根源 | 第37-39页 |
三、重建生态责任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注释 | 第44-47页 |
参考书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