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博弈视角下的立法听证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立法听证的源由与在中国的确立 | 第8页 |
·关于立法听证的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2 立法听证概述 | 第12-18页 |
·立法听证的基本内涵 | 第12-14页 |
·立法听证的概念 | 第12-13页 |
·立法听证的基本内容 | 第13-14页 |
·立法听证的定位 | 第14-16页 |
·利益博弈的需要 | 第14-15页 |
·立法听证是利益博弈平台 | 第15-16页 |
·立法听证的适用范围 | 第16-18页 |
·确立适用范围的原则 | 第16-17页 |
·适用范围的排除情形 | 第17-18页 |
3 立法听证的参与主体分析 | 第18-26页 |
·参与利益博弈的各方力量 | 第18-22页 |
·政府部门 | 第18-19页 |
·强势利益集团 | 第19-21页 |
·弱势利益群体 | 第21-22页 |
·立法听证中各方主体利益博弈的特点 | 第22-26页 |
·政府部门利益博弈的特点 | 第22-23页 |
·强势利益集团利益博弈的特点 | 第23-24页 |
·弱势利益群体利益博弈的特点 | 第24-26页 |
4 立法听证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6-32页 |
·听证预备阶段——相关利益主体缺位 | 第26-27页 |
·听证陈述人的遴选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 | 第26-27页 |
·听证陈述人产生的标准与程序不透明 | 第27页 |
·听证进行阶段——博弈不均衡 | 第27-30页 |
·辩论性不足 | 第27-28页 |
·一方过强的局面 | 第28-30页 |
·听证善后阶段——后续处理缺乏 | 第30-32页 |
5 促进利益博弈的立法听证制度构建 | 第32-41页 |
·保证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与表达 | 第32-36页 |
·完善听证陈述人遴选机制 | 第32-34页 |
·建立听证代理人制度 | 第34-36页 |
·设立多样化的博弈方式 | 第36-38页 |
·设置质疑询问机制 | 第36-37页 |
·完善质辩制度 | 第37-38页 |
·妥善处理听证后续工作 | 第38-41页 |
·建立健全案卷制度 | 第39-40页 |
·建立健全立法听证反馈制度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