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图表目录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12-13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4-23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4-20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20-23页
  三、简要评述第23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23-26页
  一、研究目的第23页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23-26页
第二章 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第26-39页
 第一节 大学城的内涵和特点第26-27页
  一、内涵第26页
  二、特征第26-27页
 第二节 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和类型第27-30页
  一、定义第27-28页
  二、类型第28-30页
 第三节 应急管理的涵义和内容第30-31页
  一、涵义第30页
  二、内容第30-31页
  三、原则第31页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第31-38页
  一、组织理论与大学城公共安全第32-33页
  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大学城公共安全第33-35页
  三、冲突理论与大学城公共安全第35-36页
  四、风险社会理论与大学城公共安全第36-38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实践第39-66页
 第一节 广州大学城的发展现状和特征第39-48页
  一、广州大学城的现状和特征第39-44页
  二、广州大学城的四类社会群体第44-48页
 第二节 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特点和成因第48-57页
  一、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第48-50页
  二、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第50-53页
  三、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的成因第53-57页
 第三节 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第57-65页
  一、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措施和成效第57-61页
  二、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第61-63页
  三、构建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第63-65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国外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与启示第66-79页
 第一节 美国的经验与启示第66-69页
  一、美国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第66-68页
  二、对广州大学城的启示第68-69页
 第二节 英国的经验与启示第69-73页
  一、英国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概况第69页
  二、英国高校风险评价体系第69-70页
  三、英国对高校公共安全的国家干预措施第70-72页
  四、对广州大学城的启示第72-73页
 第三节 日本的经验与启示第73-78页
  一、日本大学城高校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第73-74页
  二、日本大学城高校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第74-76页
  三、日本大学城高校对公共安全事故的救济途径及赔偿方式第76-77页
  四、日本大学城高校公共安全管理具体措施第77页
  五、对广州大学城的启示第77-78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第79-103页
 第一节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原则第79-82页
  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原则第79页
  二、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第79-80页
  三、重视法律、依法管理原则第80页
  四、快速决断、科学有序原则第80页
  五、统筹规则、组织协调原则第80-81页
  六、效率优先、灵活适度原则第81页
  七、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原则第81页
  八、主动面对、坦诚相待原则第81-82页
 第二节 组织体系的构建第82-88页
  一、组织框架及部门职责第82-85页
  二、大学城应急管理指挥中心的运作第85-87页
  三、机构的人员配备第87-88页
  四、机构人员素质要求第88页
 第三节 运行机制的构建第88-99页
  一、准备(预防)第88-90页
  二、预警第90-93页
  三、应急第93-95页
  四、管控第95-96页
  五、善后第96-99页
 第四节 突发事件后大学城形象的重塑第99-102页
  一、突发事件后的信息沟通第99-100页
  二、突发事件后的评估总结第100-101页
  三、突发事件后的形象重塑第101-102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结论第103-104页
附录1: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调查问卷第104-106页
附录2:广州大学城大学教师调查问卷第106-107页
附录3:广州大学城保留村村民调查问卷第107-109页
附录4:广州大学城外来工调查问卷第109-11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10-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附件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梅州市电子政务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反腐败机构的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