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季节性自然冷源土壤蓄冷应用基础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9-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8-39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我国北方的自然冷资源 | 第19-20页 |
| ·新蓄冷空调系统的提出 | 第20-2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2-37页 |
| ·自然冷源空调系统的研究 | 第22-28页 |
| ·地下垂直U 型埋管传热模型的研究 | 第28-33页 |
| ·冻结土壤水热耦合模型的研究 | 第33-37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37-39页 |
| 第2章 季节性自然冷源土壤蓄冷系统的数理模型 | 第39-73页 |
| ·概述 | 第39页 |
| ·地下垂直U 型埋管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分析 | 第39-40页 |
| ·冻融土壤的水分重分布过程分析 | 第40-42页 |
| ·地下垂直U 型埋管和室内外换热器的物理模型 | 第42-44页 |
| ·地下垂直U 型埋管换热器 | 第43-44页 |
| ·室内外换热器 | 第44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4-55页 |
| ·等效直径当量管的修正 | 第45-46页 |
| ·土壤蓄冷、释冷时的传热数学模型 | 第46-48页 |
| ·室内外换热器运行时的传热数学模型 | 第48-49页 |
| ·土壤水迁移数学模型 | 第49-50页 |
| ·土壤水热耦合数学模型 | 第50-51页 |
| ·边界条件 | 第51-53页 |
| ·参数确定 | 第53-55页 |
| ·模型的数值求解 | 第55-60页 |
| ·内层埋管区域微分方程的离散 | 第56-57页 |
| ·外层埋管区域微分方程的离散 | 第57-58页 |
| ·管内流体微分方程的离散 | 第58页 |
| ·室内外换热器传热方程的迭代格式 | 第58-59页 |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59-60页 |
| ·离散方程的求解 | 第60页 |
| ·系统蓄冷、停机、释冷过程冷量损失模型 | 第60-66页 |
| ·冷量损失的组成 | 第61-62页 |
| ·系统冷量损失模型 | 第62-66页 |
| ·求解相变问题的反求时间法模型 | 第66-69页 |
| ·相变遗漏和溢出 | 第66-67页 |
| ·反求时间步长法 | 第67-69页 |
| ·模拟计算的程序实现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3章 季节性自然冷源土壤蓄冷系统的特性分析 | 第73-123页 |
| ·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研究 | 第73-84页 |
| ·第一年系统运行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分析 | 第73-78页 |
| ·第一年和第二年系统运行特性对比 | 第78-84页 |
| ·水分迁移作用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84-90页 |
| ·埋管间距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90-97页 |
| ·蓄冷时间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97-106页 |
| ·不同类型土壤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106-112页 |
| ·同类土壤不同含水量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112-117页 |
| ·室外换热器换热面积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117-1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 第4章 季节性自然冷源土壤蓄冷系统的地区性分析 | 第123-141页 |
| ·长春地区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第123-132页 |
| ·沈阳地区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 第132-1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 第5章 系统的实验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141-167页 |
| ·实验目的 | 第141页 |
| ·实验系统组成 | 第141-145页 |
| ·空调对象 | 第142页 |
| ·土壤换热器 | 第142-144页 |
| ·空气换热器和水泵 | 第144页 |
| ·测量装置 | 第144-145页 |
| ·实验数据的测试与计算 | 第145-146页 |
| ·实验误差分析 | 第146-148页 |
|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148-158页 |
| ·第一年运行特性分析 | 第149-157页 |
| ·第二年释冷运行特性分析 | 第157-158页 |
|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 第158-161页 |
| ·反求时间法的实验验证 | 第161-1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5-167页 |
| 结论 | 第167-171页 |
| 结论 | 第167-169页 |
| 课题展望 | 第169-1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1-1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4-186页 |
| 致谢 | 第186-188页 |
| 个人简历 | 第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