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概述 | 第10-15页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历史 | 第10-11页 |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特性 | 第11-12页 |
·病毒的理化特征 | 第12页 |
·PRRSV感染后的临床症状 | 第12-13页 |
·PRRSV的传播 | 第13-14页 |
·PRRSV的持续性感染 | 第14-15页 |
·PRRSV的控制与消灭 | 第15页 |
·甘草酸的概述 | 第15-22页 |
·甘草的特性 | 第15-16页 |
·甘草酸的主要剂型 | 第16-17页 |
·甘草酸制剂的药理作用 | 第17-19页 |
·甘草酸的给药途径及药物代谢动力学 | 第19-20页 |
·甘草酸制剂及市场现状 | 第20-21页 |
·甘草酸现有剂型存在问题 | 第21-22页 |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uB1株的分离与鉴定 | 第22-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方法 | 第23-25页 |
·结果 | 第25-28页 |
·RT-PCR的鉴定 | 第25页 |
·PRRSV HuB1毒株的NSP2部分序列及ORF5全序列比较 | 第25-27页 |
·PRRSV HuB1在细胞上的变化 | 第27页 |
·PRRSV HuB1株间接免疫荧光的鉴定 | 第27页 |
·PRRSV HuB1毒株TCID_(50)及理化性质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页 |
·病毒分离的原则 | 第28页 |
·PRRSV的分离及细胞噬性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甘草酸体外抗PRRSV感染的研究 | 第30-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材料 | 第30-31页 |
·方法 | 第31-33页 |
·结果 | 第33-40页 |
·甘草酸对细胞毒性实验 | 第33页 |
·PRRSV HuB1株TCID_(50)的测定 | 第33-34页 |
·纳米化甘草酸理化指标的检测 | 第34-37页 |
·甘草酸体外对PRRSV感染的作用 | 第37-40页 |
·讨论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纳米化甘草酸抗PRRSV作用机制 | 第42-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材料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页 |
·结果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甘草酸与PRRSV相互作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 | 第44-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材料 | 第44页 |
·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果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