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我国桑蚕产业发展状况 | 第11页 |
·东北桑蚕业现状 | 第11页 |
·北方桑树资源及其利用 | 第11-12页 |
·黑龙江省桑蚕业发展现状 | 第12页 |
·黑龙江省桑蚕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因素 | 第12-13页 |
·植物嫁接及其基础理论 | 第13-21页 |
·嫁接的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嫁接的生物学研究 | 第16-18页 |
·植物嫁接在生产中的作用 | 第18-20页 |
·植物嫁接抗低温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1-22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自然生长条件下实生桑与嫁接桑光合特性研究 | 第23-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试验地点 | 第23页 |
·供试品种 | 第23页 |
·试验处理和设计 | 第23-24页 |
·试验测定及取样 | 第24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瞬时光合参数 | 第24-28页 |
·实生桑不同叶位瞬时光合参数 | 第24-25页 |
·嫁接桑不同叶位瞬时光合参数 | 第25-26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不同叶位瞬时光合参数差异 | 第26-28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光响应曲线 | 第28-30页 |
·实生桑不同叶位光响应曲线 | 第28页 |
·嫁接桑不同叶位光响应曲线 | 第28-29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不同叶位光响应曲线差异 | 第29-30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不同叶位二氧化碳响应曲线 | 第30-32页 |
·实生桑不同叶位二氧化碳响应曲线 | 第30-31页 |
·嫁接桑不同叶位二氧化碳响应曲线 | 第31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不同叶位二氧化碳响应曲线对比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自然生长条件下实生桑与嫁接桑荧光参数 | 第33-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试验处理和设计 | 第33页 |
·试验取样 | 第33-34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的瞬时荧光参数 | 第34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光化学效率 | 第34-36页 |
·实生桑不同叶位光化学效率 | 第34-35页 |
·嫁接桑不同叶位光化学效率 | 第35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不同叶位光化学效率差异 | 第35-36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不同叶位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 | 第36-37页 |
·实生桑不同叶位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 | 第36页 |
·嫁接桑不同叶位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 | 第36-37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不同叶位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差异 | 第37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非光化学猝灭(NPQ) | 第37-39页 |
·实生桑不同叶位非光化学猝灭(NPQ) | 第37-38页 |
·嫁接桑不同叶位非光化学猝灭(NPQ) | 第38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不同叶位非光化学猝灭(NPQ)差异 | 第38-39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不同叶位光化学猝灭(qP) | 第39-40页 |
·实生桑不同叶位光化学猝灭(qP) | 第39页 |
·嫁接桑不同叶位光化学猝灭(qP) | 第39-40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不同叶位光化学猝灭(qP)差异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低温锻炼桑树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对冷胁迫的响应 | 第41-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试验地点 | 第41页 |
·供试品种 | 第41页 |
·试验处理及设计 | 第41页 |
·试验测定及取样 | 第41-42页 |
·低温锻炼后桑树幼苗光合作用的响应 | 第42-43页 |
·低温锻炼后桑树幼苗Fv/Fm的响应 | 第43页 |
·低温锻炼后桑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响应 | 第43-44页 |
·低温锻炼后桑树幼苗抗氧化酶的响应 | 第44-46页 |
·桑树幼苗低温锻炼后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响应 | 第44-45页 |
·桑树幼苗超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抗坏血酸(APX)、过氧化氢酶(CAT)低温锻炼的响应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5 低温胁迫实生桑与嫁接桑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的响应 | 第49-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供试品种 | 第49页 |
·试验处理及设计 | 第49页 |
·实验测定及取样 | 第49-50页 |
·低温胁迫实生桑与嫁接桑荧光参数 | 第50-54页 |
·实生桑在低温胁迫下的荧光参数 | 第50-51页 |
·嫁接桑在低温胁迫下的荧光参数 | 第51-53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低温胁迫下荧光参数的差异 | 第53-54页 |
·低温胁迫下实生桑与嫁接桑抗氧化酶的响应 | 第54-57页 |
·实生桑低温胁迫下超过氧化物岐化酶(SOD)与过氧化酶(POD)的响应 | 第54-55页 |
·实生桑低温胁迫下丙二醛(MDA)与可溶性糖的响应 | 第55页 |
·嫁接桑低温胁迫下超过氧化物岐化酶(SOD)与过氧化酶(POD)的响应 | 第55-56页 |
·嫁接桑低温胁迫下丙二醛(MDA)与可溶性糖的响应 | 第56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低温胁迫下超过氧化物岐化酶(SOD)与过氧化酶(POD)响应的差异 | 第56-57页 |
·实生桑与嫁接桑低温胁迫下丙二醛(MDA)与可溶性糖响应的差异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