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3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山区机场高填方工程的特点 | 第15-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31页 |
·巨粒土工程特性及压实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 第18-23页 |
·高填方填筑体(路堤)沉降变形研究 | 第23-29页 |
·高填方填筑体(路堤)边坡稳定性研究 | 第29-3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2章 山区高填方机场地基处理控制标准研究 | 第33-49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机场混凝土道面的结构形式 | 第34-35页 |
·山区高填方机场的主要工程病害 | 第35-36页 |
·山区高填方机场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 第36-39页 |
·山区高填方机场地基处理控制标准研究 | 第39-48页 |
·机场土基强度控制标准分析 | 第40-43页 |
·机场土基变形控制标准分析 | 第43-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巨粒土填筑体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 第49-72页 |
·引言 | 第49页 |
·巨粒土填料压实的影响因素 | 第49-53页 |
·填料性质的影响 | 第49-51页 |
·压实方法的影响 | 第51-52页 |
·压实工艺的影响 | 第52-53页 |
·巨粒土的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 第53-58页 |
·巨粒土的压实质量控制指标 | 第53-54页 |
·巨粒土的压实标准 | 第54-55页 |
·干密度与强度及变形控制指标的关系 | 第55-57页 |
·巨粒土压实度的实用评价方法 | 第57-58页 |
·工程实例 | 第58-71页 |
·康定机场巨粒土填料强夯压实处理工程 | 第58-65页 |
·昆明新机场巨粒土填料碾压及冲压处理工程 | 第65-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4章 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研究 | 第72-89页 |
·引言 | 第72页 |
·高填方巨粒土填筑体的沉降变形机理 | 第72-74页 |
·机场高填方地基沉降监测 | 第74-79页 |
·变形监测概况 | 第74-75页 |
·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第75-79页 |
·基于实测数据的沉降预测 | 第79-84页 |
·龚帕斯生长曲线预测模型 | 第79-82页 |
·工程应用分析 | 第82-84页 |
·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第84-88页 |
·数值模型 | 第84-86页 |
·结果分析 | 第86-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第5章 山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89-115页 |
·引言 | 第89页 |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第89-91页 |
·山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91-113页 |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91-93页 |
·平坦地基上填方工程的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第93-106页 |
·斜坡地基上填方工程的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第106-113页 |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6章 地震条件下高填方边坡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 第115-152页 |
·引言 | 第115-116页 |
·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第116-121页 |
·计算模型 | 第116-117页 |
·边界条件 | 第117-118页 |
·计算参数 | 第118页 |
·动力计算原理及阻尼系数 | 第118-119页 |
·地震波的确定 | 第119-121页 |
·地震条件下高填方边坡动力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1-138页 |
·地震条件下边坡动态特征 | 第122-124页 |
·地基坡高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124-127页 |
·地基坡比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127-128页 |
·地震波参数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128-134页 |
·软夹层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134-138页 |
·地震条件下边坡的动力稳定性研究 | 第138-145页 |
·边坡的地震动力稳定性评价方法评述 | 第138-139页 |
·本文的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39-140页 |
·算例分析 | 第140-145页 |
·九黄机场元山子沟段高填方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 | 第145-150页 |
·工程概况 | 第145-146页 |
·计算模型及参数 | 第146-147页 |
·时程动力计算结果 | 第147-149页 |
·不同计算工况对比 | 第149-150页 |
·小结 | 第150-15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2-156页 |
·结论 | 第152-154页 |
·展望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6-167页 |
致谢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