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稀土配合物的配位特点第11-12页
     ·稀土配合物的配位数第11页
     ·稀土配合物的配位方式第11-12页
   ·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进展第13-17页
     ·动力学方程第13-14页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第14-17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稀土-4-乙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第19-37页
   ·实验部分第19-22页
     ·实验试剂第19页
     ·仪器及实验条件第19页
     ·配合物[Ln(4-EBA)_3(phen)]_2 的合成第19页
     ·稀土离子含量的测定第19-20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20-22页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第22页
   ·结果与讨论第22-35页
     ·配合物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第22页
     ·红外光谱第22-23页
     ·配合物3 和4 的荧光光谱第23-24页
     ·配合物1-4 的晶体结构第24-29页
     ·配合物5 的晶体结构第29-30页
     ·配合物6 的晶体结构第30-32页
     ·热分解过程第32-34页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稀土-3,4-二甲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第37-56页
   ·实验部分第37-39页
     ·实验试剂第37页
     ·仪器及实验条件第37页
     ·配合物[Ln(3,4-DMBA)_3phen]_2 的合成第37页
     ·稀土离子含量的测定第37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37页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第37-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54页
     ·配合物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第39页
     ·红外光谱第39-40页
     ·紫外光谱第40页
     ·配合物3 的荧光光谱第40-41页
     ·配合物3 的晶体结构第41-42页
     ·配合物4 的晶体结构第42-44页
     ·热分解过程第44-46页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第46-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稀土-2-乙氧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第56-63页
   ·实验部分第56页
     ·实验试剂第56页
     ·仪器及实验条件第56页
     ·配合物[Ln(2-EOBA)_3phen]_2 的合成第56页
     ·稀土离子含量的测定第56页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第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2页
     ·配合物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第56-57页
     ·红外光谱第57页
     ·紫外光谱第57-58页
     ·配合物2 和3 的荧光光谱第58-59页
     ·热分解过程第59-61页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苯甲酸,联吡啶钕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及表征第63-72页
   ·实验部分第63-64页
     ·实验试剂第63页
     ·仪器及实验条件第63页
     ·配合物[Nd(BA)36ipy]2 的合成第63页
     ·稀土离子含量的测定第63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63页
     ·热分解动力学原理第63-64页
   ·结果与讨论第64-71页
     ·配合物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第64页
     ·红外光谱第64-65页
     ·配合物[Nd(BA)_3bipy]_2 的晶体结构第65-66页
     ·热分解过程第66-67页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第67-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配合物[ND(2,4-DCLBA)_3PHEN]_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热分解性质第72-77页
   ·实验部分第72页
     ·实验试剂第72页
     ·仪器及实验条件第72页
     ·配合物[Nd(2,4-DClBA)_3phen]_2 的合成第72页
     ·稀土离子含量的测定第72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72页
   ·结果与讨论第72-76页
     ·配合物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第72-73页
     ·红外光谱第73-74页
     ·配合物[Nd(2,4-DClBA)_3phen]_2 的晶体结构第74-75页
     ·热分解过程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七章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伏安法研究乙醛和乙酸对乙醇电氧化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侧基取代及非线性电声耦合对极化子动力学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