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煤吸附甲烷及煤体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 ·瓦斯吸附理论 | 第14-16页 |
| ·瓦斯吸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Langmuir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 第16-17页 |
| ·B E T 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 第17-18页 |
| ·微孔填充理论 | 第18页 |
| ·影响煤吸附能力各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压力的影响 | 第18-19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19页 |
| ·外载荷的影响 | 第19-20页 |
| ·灰分产率(Ad%)的影响 | 第20页 |
| ·水分含量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 | 第20-21页 |
| ·变质程度的影响 | 第21页 |
| ·地质条件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 | 第21-22页 |
| ·煤的微观岩相特征的影响 | 第22-2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设备改造 | 第25-32页 |
| ·现有设备描述 | 第25页 |
| ·问题分析及改造方案提出 | 第25页 |
| ·设备改造原理 | 第25-26页 |
| ·改造方案 | 第26-28页 |
| ·改造设备的检验 | 第28-31页 |
| ·气密性检查 | 第28-29页 |
| ·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煤样的工业分析 | 第32-39页 |
| ·煤样采集和制备 | 第32-33页 |
| ·煤样采集 | 第32页 |
| ·煤样制备 | 第32-33页 |
| ·煤样水分测定 | 第33-34页 |
| ·煤样挥发分测定 | 第34-35页 |
| ·煤样灰分测定 | 第35-36页 |
| ·煤样真密度测定 | 第36-37页 |
| ·煤样视密度测定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甲烷低温吸附实验 | 第39-46页 |
| ·煤吸附甲烷过程 | 第39-40页 |
| ·测定原理 | 第40-41页 |
| ·实验过程 | 第41-45页 |
| ·气密性检查 | 第41页 |
| ·-10℃等温吸附实验 | 第41-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60页 |
| ·实验结果 | 第46-49页 |
| ·结果分析 | 第49-56页 |
| ·吸附等温线 | 第49-52页 |
| ·温度对吸附 CH4 的影响 | 第52-54页 |
| ·吸附常数a 与温度的关系 | 第54-55页 |
| ·温度与吸附常数b 的关系 | 第55-56页 |
| ·拟合方法比较与分析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六章 冻结对煤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73页 |
| ·冻结的作用 | 第60页 |
| ·冻结对煤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72页 |
| ·实验原理 | 第60-61页 |
| ·实验设备 | 第61页 |
| ·实验步骤 | 第61-62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