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理论意义 | 第13页 |
2、现实意义 | 第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一、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缘起 | 第18-26页 |
(一) 商品拜物教理论的提出 | 第18-20页 |
1、《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萌发拜物教思想 | 第18-19页 |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引入拜物教概念 | 第19页 |
3、《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提出拜物教理论 | 第19-20页 |
4、《资本论》中完成商品拜物教理论 | 第20页 |
(二) 商品拜物教的理解 | 第20-23页 |
1、商品拜物教与原始拜物教 | 第20-21页 |
2、商品拜物教与商品意识 | 第21-22页 |
3、商品拜物教的界定 | 第22-23页 |
(三) 商品拜物教与物化、异化 | 第23-26页 |
1、商品拜物教与物化 | 第23-24页 |
2、商品拜物教与异化 | 第24-26页 |
二、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剖析 | 第26-34页 |
(一) 商品拜物教的成因 | 第26-29页 |
1、商品神秘性的来源 | 第26-27页 |
2、商品拜物教的产生 | 第27-29页 |
(二) 商品拜物教的演化 | 第29-31页 |
1、货币拜物教 | 第29-30页 |
2、资本拜物教 | 第30-31页 |
(三) 商品拜物教的破除 | 第31-34页 |
1、商品拜物教只存在于商品社会之中 | 第31-32页 |
2、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 | 第32-34页 |
三、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启示 | 第34-46页 |
(一) 我国存在商品拜物教生长的土壤 | 第34-37页 |
1、私有制的存在 | 第35-36页 |
2、市场经济的建立 | 第36页 |
3、商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 第36-37页 |
(二) 商品拜物教对我国现实生活的影响 | 第37-41页 |
1、从社会角度看商品拜物教的影响 | 第38-39页 |
2、从个人角度看商品拜物教的影响 | 第39-41页 |
(三) 扬弃商品拜物教的可能途径 | 第41-46页 |
1、加强科学宣传,正确认识商品拜物教 | 第42-43页 |
2、着力科学引导,树立科学的商品观 | 第43页 |
3、完善相关法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 第43-44页 |
4、深入道德教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第44页 |
5、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