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血管疾病论文--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论文

全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及氧化应激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5-10页
abstract第10-15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9-20页
前言第20-24页
第一部分 缺血性脑卒中全线粒体基因组变异的筛查第24-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1.1 研究对象第24-25页
        1.2 实验材料第25页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5-26页
        1.4 实验方法第26-27页
        1.5 数据分析第27-29页
    2 结果第29-42页
        2.1 IS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征比较第29页
        2.2 测序质量分析第29-31页
        2.3 所有样品的SNV/InDel分析结果第31-32页
        2.4 首次发现的mtDNA变异位点第32-33页
        2.5 IS组与对照组SNV/In Del的分布结果第33-35页
        2.6 IS组与对照组线粒体基因组GC含量的分布第35页
        2.7 IS组与对照组线粒体基因组差异位点分析第35-40页
        2.8 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分析第40-42页
    3 讨论第42-45页
    4 结论第45-46页
第二部分 采用SNaPshot技术对IS相关线粒体基因变异的验证第46-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51页
        1.1 研究对象第46-47页
        1.2 实验材料第47页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7-48页
        1.4 实验方法第48-51页
        1.5 数据分析第51页
    2 结果第51-57页
        2.1 IS组和对照组临床特征的比较第51-52页
        2.2 基因组提取及PCR扩增结果第52页
        2.3 采用SNa Pshot技术检测mtSNPs及低频突变第52-53页
        2.4 15个mtDNA位点变异在IS组与对照组的分布比较第53-54页
        2.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第54-55页
        2.6 15个mtDNA位点变异在IS患者TOAST分型中的分布第55页
        2.7 15个mtDNA位点变异在LAA组、SAA组与对照组的分布比较第55-57页
    3 讨论第57-59页
    4 结论第59-60页
第三部分 氧化应激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第60-7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0-65页
        1.1 研究对象第60-61页
        1.2 实验材料第61页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61-62页
        1.4 实验方法第62-64页
        1.5 数据分析第64-65页
    2 结果第65-68页
        2.1 病例组和对照组临床特征的比较第65页
        2.2 IS组和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的分析结果第65-68页
    3 讨论第68-69页
    4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综述第74-98页
    参考文献第89-98页
个人简历、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脑出血急性期外周血与血肿液中分子免疫成分的临床检测
下一篇:整合诊疗模式在精神科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