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目前企业风险管控手段的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2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货物装卸作业安全风险和危险源辨识 | 第16-34页 |
2.1 危险源辨识方法的选择 | 第16-18页 |
2.2 天津港某杂货码头公司货物装卸作业安全风险和危险源辨识方法 | 第18-23页 |
2.2.1 作业危害分析 | 第18-19页 |
2.2.2 危害性与可操作性分析 | 第19-21页 |
2.2.3 能量源分析 | 第21页 |
2.2.4 作业活动全要素分析 | 第21-23页 |
2.3 天津港某杂货码头装卸作业安全风险和危险源辨识结果 | 第23-34页 |
2.3.1 杂货装卸作业活动安全风险和危险源辨识 | 第23页 |
2.3.2 杂货装卸作业操作程序安全风险和危险源辨识 | 第23页 |
2.3.3 杂货装卸作业场所环境安全风险和危险源辨识 | 第23页 |
2.3.4 工艺操作和相关作业活动安全风险和危险源辨识 | 第23-34页 |
第三章 装卸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手段的开发 | 第34-56页 |
3.1 完善企业现有操作规程 | 第34-39页 |
3.2 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培训课件 | 第39-40页 |
3.2.1 建立岗位安全风险需求矩阵 | 第39-40页 |
3.2.2 开发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培训课程 | 第40页 |
3.3 岗位安全风险管控考试题库 | 第40-42页 |
3.4 岗位危险源信息提示卡 | 第42-45页 |
3.5 货物装卸安全交底卡 | 第45-53页 |
3.5.1 安全交底卡与岗位危险源提示卡的区别 | 第46页 |
3.5.2 安全交底卡设计 | 第46-48页 |
3.5.3 安全交底卡信息的获取 | 第48-53页 |
3.5.3.1 风险优先数分析(RPN) | 第48页 |
3.5.3.2 数据采集 | 第48-49页 |
3.5.3.3 数据的统计 | 第49-51页 |
3.5.3.4 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3.5.3.5 岗位安全交底数据库 | 第52页 |
3.5.3.6 岗位安全交底卡 | 第52-53页 |
3.6 人员不安全行为检查表 | 第53-56页 |
第四章 货物装卸安全风险管控信息化系统的构建 | 第56-63页 |
4.1 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56-58页 |
4.2 部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展示 | 第58-63页 |
4.2.1 培训考试管理模块功能展示 | 第59-60页 |
4.2.2 指令书作业证模块功能展 | 第60-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结论 | 第63-64页 |
5.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