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手机的双模态免疫层析芯片定量检测系统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 1.2 免疫层析技术 | 第12-16页 |
| 1.2.1 免疫层析芯片 | 第14-15页 |
| 1.2.2 免疫层析芯片的检测原理 | 第15-16页 |
| 1.3 免疫层析检测仪器的发展 | 第16-19页 |
| 1.3.1 传统的检测仪器 | 第17-18页 |
| 1.3.2 基于智能平台的检测仪器 | 第18-19页 |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双模态便携式检测系统的硬件部分 | 第21-27页 |
| 2.1 引言 | 第21页 |
| 2.2 层析芯片卡壳 | 第21-22页 |
| 2.3 层析芯片检测装置 | 第22-23页 |
| 2.4 光路设计 | 第23-24页 |
| 2.5 微距成像功能 | 第24-25页 |
| 2.6 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双模态便携式检测系统的软件部分 | 第27-39页 |
| 3.1 引言 | 第27页 |
| 3.2 编程语言—Java | 第27页 |
| 3.3 操作系统平台—Android | 第27-28页 |
| 3.4 软件功能 | 第28-38页 |
| 3.4.1 登录及注册模块 | 第29-30页 |
| 3.4.2 有色芯片检测模块 | 第30-31页 |
| 3.4.3 荧光芯片检测模块 | 第31-32页 |
| 3.4.4 数据查询功能 | 第32-34页 |
| 3.4.5 检测定位功能 | 第34-35页 |
| 3.4.6 智能咨询服务模块 | 第35-36页 |
| 3.4.7 数据库模块 | 第36-38页 |
| 3.5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芯片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 | 第39-52页 |
| 4.1 引言 | 第39-40页 |
| 4.2 图像处理 | 第40-51页 |
| 4.2.1 图像压缩 | 第40页 |
| 4.2.2 图像降噪 | 第40-41页 |
| 4.2.3 灰度化处理 | 第41-42页 |
| 4.2.4 图像边界锐化 | 第42-43页 |
| 4.2.5 阈值分析和二值化处理 | 第43-45页 |
| 4.2.6 信号边界坐标获取 | 第45-47页 |
| 4.2.7 算法应用验证 | 第47-49页 |
| 4.2.8 信号提取与信号分析 | 第49-51页 |
| 4.3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数据服务终端 | 第52-56页 |
| 5.1 引言 | 第52页 |
| 5.2 Spring Boot简介 | 第52页 |
| 5.3 MySQL数据库 | 第52-53页 |
| 5.4 服务器架构及功能 | 第53-55页 |
| 5.4.1 数据库构建 | 第53-54页 |
| 5.4.2 功能实现 | 第54-55页 |
| 5.5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双模态便携式检测系统临床应用 | 第56-62页 |
| 6.1 引言 | 第56页 |
| 6.2 胶体金芯片的定量检测 | 第56-57页 |
| 6.3 量子点荧光芯片的定量检测 | 第57-59页 |
| 6.4 系统稳定性和重复性检测 | 第59-61页 |
| 6.5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7.1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 7.2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