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司法裁判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1页
第2章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司法裁判情况第11-17页
    2.1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大致情形第11-12页
    2.2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司法裁判的法律适用第12-13页
    2.3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司法裁判中探讨的问题第13-17页
        2.3.1 是否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第13-14页
        2.3.2 既遂的认定第14页
        2.3.3 主犯与从犯的认定第14-15页
        2.3.4 罪数问题第15-17页
第3章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认定第17-25页
    3.1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构成要件第17-20页
        3.1.1 犯罪主体第17-18页
        3.1.2 实行行为第18-20页
    3.2 特殊行为样态的认定第20-22页
        3.2.1 组织他人迂回偷渡的犯罪行为第21页
        3.2.2 组织他人合法出境后在境外非法滞留第21-22页
    3.3 加重情节的认定第22-23页
    3.4 与相似罪名的区别第23-25页
第4章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既遂的认定第25-30页
    4.1 既遂认定的不同理论第25-26页
    4.2 对四种理论的评价第26-27页
    4.3 “偷越成功说”理论更为合理第27-28页
    4.4 加重犯既遂未遂的认定第28-30页
第5章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裁判中罪数的认定第30-34页
    5.1 涉及人身安全的罪名第30-31页
    5.2 涉及出入境证件的罪名第31-32页
    5.3 涉及其他偷渡的罪名第32-34页
第6章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主犯从犯的认定第34-38页
    6.1 主犯与从犯的认定第34-35页
    6.2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主犯的认定第35-36页
    6.3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犯的认定第36页
    6.4 主犯与从犯的刑责第36-38页
第7章 结论第38-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界面调控改善LaTiO2N光催化还原CO2性能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我国污染环境罪刑罚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