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锂空气电池概述 | 第9-12页 |
| 1.2.1 锂空气电池原理 | 第9-12页 |
| 1.3 正极材料的类型 | 第12-18页 |
| 1.3.1 碳基材料 | 第12-14页 |
| 1.3.2 金属及其氧化物催化剂 | 第14-15页 |
|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1.4 CVD法 | 第18-19页 |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2 实验的原料、仪器与方法 | 第21-28页 |
| 2.1 材料和试剂 | 第21-22页 |
| 2.2 仪器 | 第22-23页 |
| 2.3 样品结构、组分表征方法 | 第23-25页 |
| 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3-24页 |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4页 |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4页 |
| 2.3.4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第24-25页 |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25页 |
| 2.3.6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第25页 |
| 2.4 原位拉伸测试 | 第25-26页 |
| 2.5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26页 |
| 2.5.1 电极制备与锂空气电池组装 | 第26页 |
| 2.5.2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26页 |
| 2.6 材料的制备 | 第26-28页 |
| 2.6.1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6-27页 |
| 2.6.2 氧化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27-28页 |
| 3 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复合结构及其锂空气电池性能 | 第28-38页 |
| 3.1 引言 | 第28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 3.2.1 四氧化三铁复合碳纳米管三维结构 | 第28-29页 |
| 3.2.2 样品的表征 | 第29页 |
| 3.2.3 空气电池测试 | 第29页 |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 3.3.1 制备参数探索 | 第29-31页 |
| 3.3.2 样品的表征 | 第31-33页 |
| 3.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3-3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4 三维增韧石墨烯及其在锂空气电池的应用 | 第38-48页 |
| 4.1 引言 | 第38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 4.2.1 纳米增韧剂的制备 | 第38-39页 |
| 4.2.2 纳米增韧剂缠绕泡沫镍基底的制备 | 第39页 |
| 4.2.3 三维纳米增韧剂增韧石墨烯的制备 | 第39页 |
| 4.3 结论与分析 | 第39-47页 |
| 4.3.1 样品物理表征 | 第39-41页 |
| 4.3.2 微观力学拉伸测试 | 第41-43页 |
| 4.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3-4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5 氮掺杂铆钉石墨烯泡沫体及其锂空气电池性能 | 第48-55页 |
| 5.1 引言 | 第48页 |
| 5.2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 5.3 结论与分析 | 第49-54页 |
| 5.3.1 样品物理表征 | 第49-51页 |
| 5.3.2 热重分析 | 第51-52页 |
| 5.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附录 | 第65页 |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明的专利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