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金属基复合材料及振动切削技术 | 第9-10页 |
1.1.2 基于ABAQUS的有限元仿真及其二次开发技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金属材料振动切削机理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2 金属材料振动切削加工及模拟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2.3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研究概况 | 第13页 |
1.2.4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有限元模拟现状 | 第13-14页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目标与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金属基复合材料振动切削细观仿真模型的研究 | 第16-29页 |
2.1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几何模型研究 | 第16-18页 |
2.1.1 颗粒几何与增强原理 | 第16页 |
2.1.2 几何模型界面分析与简化 | 第16-17页 |
2.1.3 颗粒增强相的几何布局分析 | 第17-18页 |
2.2 振动切削仿真模型的研究 | 第18-28页 |
2.2.1 切削仿真的尺度界定 | 第18-20页 |
2.2.2 正交切削几何模型的确定 | 第20-21页 |
2.2.3 材料模型及其损伤失效模型 | 第21-24页 |
2.2.4 接触算法与摩擦模型 | 第24-25页 |
2.2.5 网格模型与控制方式 | 第25-26页 |
2.2.6 振动切削运动学分析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脚本参数化的切削仿真细观模型的构建 | 第29-43页 |
3.1 参数定义区的建立 | 第29-30页 |
3.2 参数化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0-34页 |
3.2.1 颗粒圆的参数化随机生成算法 | 第30-31页 |
3.2.2 刀具及工件几何体的参数化建模 | 第31-32页 |
3.2.3 复合材料细观建模方法 | 第32-34页 |
3.3 材料属性的定义 | 第34-36页 |
3.3.1 材料参数及截面属性 | 第34-35页 |
3.3.2 基于几何参数坐标定位面 | 第35-36页 |
3.4 网格单元的参数化划分 | 第36-39页 |
3.4.1 参数化撒种 | 第36-37页 |
3.4.2 网格的生成及检查 | 第37-39页 |
3.5 参数驱动的装配关系的确立 | 第39-40页 |
3.6 其他功能模块参数化设置 | 第40-42页 |
3.6.1 分析步及输出项 | 第40-41页 |
3.6.2 接触与边界条件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振动切削机理研究 | 第43-57页 |
4.1 模型验证 | 第43-48页 |
4.1.1 模型验证方案 | 第43-44页 |
4.1.2 铝基材料振动切削仿真研究 | 第44-45页 |
4.1.3 铝基材料振动切削实验研究 | 第45-48页 |
4.1.4 模型验证结论 | 第48页 |
4.2 振动切削机理细观仿真研究 | 第48-56页 |
4.2.1 切削仿真方案 | 第48-49页 |
4.2.2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细观模型切削力研究 | 第49-51页 |
4.2.3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已切削表面细观特征研究 | 第51-52页 |
4.2.4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切削区细观断裂机理研究 | 第52-55页 |
4.2.5 仿真结果综合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A 参数化脚本代码 | 第62-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