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1.2.1 运动捕捉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乳房、腹部和臀部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1.2.3 步态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4 塑身内衣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1.4 创新点 | 第19-21页 | 
| 2 塑身内衣的研究方案 | 第21-27页 | 
| 2.1 动态捕捉实验 | 第21-24页 | 
| 2.1.1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 2.1.2 实验对象 | 第22页 | 
| 2.1.3 实验过程 | 第22-24页 | 
| 2.2 反光球的优化及标记位置的选取 | 第24-25页 | 
| 2.2.1 反光球的优化 | 第24页 | 
| 2.2.2 标记位置的选取 | 第24-25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3 塑身内衣对乳房、腹部、臀部和步态平衡的影响研究 | 第27-49页 | 
| 3.1 乳房相对位移的研究 | 第27-35页 | 
| 3.1.1 静态相对位移 | 第27-29页 | 
| 3.1.2 动态相对位移 | 第29-35页 | 
| 3.2 腹部和臀部相对位移的研究 | 第35-40页 | 
| 3.2.1 静态相对位移 | 第35-36页 | 
| 3.2.2 动态相对位移 | 第36-40页 | 
| 3.3 乳房的相对时间差分析 | 第40-44页 | 
| 3.3.1 乳房的相对时间差的数据分析 | 第42-44页 |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44页 | 
| 3.4 塑身内衣对步态平衡的影响 | 第44-4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4 舒适性的主观评价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49-61页 | 
| 4.1 运动舒适性的研究 | 第49-53页 | 
| 4.1.1 乳房的舒适性分析 | 第49-52页 | 
| 4.1.2 腹部和臀部的舒适性分析 | 第52-53页 | 
| 4.2 压力舒适性的研究 | 第53-54页 | 
| 4.3 舒适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第54-59页 | 
| 4.3.1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54-57页 | 
| 4.3.2 回归模型的应用 | 第57-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5 塑身内衣的结构优化研究 | 第61-69页 | 
| 5.1 塑身内衣的优化 | 第61-63页 | 
| 5.1.1 塑身内衣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61页 | 
| 5.1.2 塑身内衣的问题解决方案 | 第61-63页 | 
| 5.2 塑身内衣的实验和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 5.2.1 客观实验 | 第64页 | 
| 5.2.2 主观实验 | 第64-68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9-73页 | 
| 6.1 结论 | 第69-70页 | 
| 6.2 展望 | 第70-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 附录1 | 第79-81页 | 
| 附录2 | 第81-83页 | 
| 附录3 | 第83-85页 | 
| 附录4 | 第85-87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