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V减速机摆线针轮齿廓修形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来源 | 第13页 |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3.2 论文研究的来源 | 第13页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RV传动原理与摆线轮修形原因分析 | 第15-24页 |
2.1 RV减速机结构 | 第15-16页 |
2.2 RV减速机传动原理 | 第16-19页 |
2.2.1 摆线针轮成型原理 | 第16-18页 |
2.2.2 RV减速机传动原理 | 第18-19页 |
2.2.3 RV减速机传动特点 | 第19页 |
2.3 RV机构传动设计 | 第19-20页 |
2.3.1 行星传动机构设计 | 第19-20页 |
2.3.2 摆线针轮传动机构设计 | 第20页 |
2.4 摆线针轮标准方程 | 第20-21页 |
2.5 摆线针轮修形原因分析 | 第21-23页 |
2.5.1 摆线针轮加工误差来源 | 第21-22页 |
2.5.2 摆线针轮传动润滑油膜 | 第22页 |
2.5.3 摆线针轮传动修形原因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摆线针轮齿廓修形模型与加工误差分析 | 第24-47页 |
3.1 摆线针轮修形简介 | 第24页 |
3.2 摆线针轮修形分析 | 第24-29页 |
3.2.1 等距修形 | 第24-25页 |
3.2.2 移距修形 | 第25-27页 |
3.2.3 转角修形 | 第27-28页 |
3.2.4 其余修形 | 第28-29页 |
3.2.5 综合修形摆线针轮齿廓 | 第29页 |
3.3 摆线针轮修形目标 | 第29-33页 |
3.3.1 高精度修形目标 | 第29-30页 |
3.3.2 高精度修形齿廓形式 | 第30-31页 |
3.3.3 高承载能力修形目标 | 第31-32页 |
3.3.4 高承载能力修形齿廓形式 | 第32-33页 |
3.4 摆线针轮修形数学模型 | 第33-36页 |
3.4.1 高精度修形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3.4.2 高承载能力修形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3.5 摆线针轮加工误差分析 | 第36-46页 |
3.5.1 齿廓误差分析 | 第36-37页 |
3.5.2 砂轮导致加工误差分析 | 第37-41页 |
3.5.3 机床加工导致误差分析 | 第41-43页 |
3.5.4 工件导致误差分析 | 第43-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摆线针轮修形效果分析 | 第47-64页 |
4.1 组合修形齿廓修形精度 | 第47-52页 |
4.1.1 等距修形精度 | 第47-49页 |
4.1.2 移距修形产生的回差 | 第49页 |
4.1.3 最优回转误差分析 | 第49-52页 |
4.2 齿廓修形承载能力分析 | 第52-56页 |
4.2.1 初始啮合间隙分析 | 第52-54页 |
4.2.2 啮合变形分析 | 第54-56页 |
4.3 齿廓修形优化分析 | 第56-57页 |
4.4 齿廓修形啮合力分析 | 第57-61页 |
4.4.1 啮合力分析 | 第57-60页 |
4.4.2 啮合应力分析 | 第60-61页 |
4.5 基于ADAMS的修形运转分析 | 第61-63页 |
4.5.1 摆线轮运动模型简化 | 第61-62页 |
4.5.2 动力学模型约束与载荷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RV减速机试验样机试制与实例分析 | 第64-103页 |
5.1 摆线针轮逆向工程分析 | 第64-75页 |
5.1.1 逆向工程开发 | 第64-67页 |
5.1.2 齿廓坐标变换测量 | 第67-72页 |
5.1.3 齿廓数学模型拟合分析 | 第72-75页 |
5.2 一代RV减速机开发 | 第75-78页 |
5.2.1 RV减速机结构改进设计 | 第75-76页 |
5.2.2 RV减速机零件加工与装配分析 | 第76-77页 |
5.2.3 RV减速机样机运转与分析 | 第77-78页 |
5.3 RV减速机修形实例分析 | 第78-99页 |
5.3.1 摆线针轮修形量确定 | 第78-84页 |
5.3.2 修形结果分析 | 第84-95页 |
5.3.3 RV减速机运动分析 | 第95-98页 |
5.3.4 关键零部件分析 | 第98-99页 |
5.4 摆线针轮修形系统开发 | 第99-101页 |
5.4.1 系统开发原因 | 第99-100页 |
5.4.2 参数设计系统开发 | 第100-101页 |
5.4.3 修形系统设计开发 | 第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103-104页 |
6.1.1 全文总结 | 第103-104页 |
6.1.2 本文创新点 | 第10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