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DOCSIS 3.1协议关键技术分析 | 第22-42页 |
2.1 概述 | 第22页 |
2.2 网络拓扑及协议栈 | 第22-23页 |
2.3 物理层介绍 | 第23-27页 |
2.3.1 频谱规划与带宽要求 | 第23-24页 |
2.3.2 OFDM/OFDMA多载波并行技术 | 第24-25页 |
2.3.3 LDPC编码 | 第25-27页 |
2.4 MAC层关键技术介绍 | 第27-42页 |
2.4.1 MAC层重要帧格式 | 第27-33页 |
2.4.2 上行数据传输 | 第33-36页 |
2.4.3 信道绑定机制 | 第36-38页 |
2.4.4 可变bit-loading及多Profile管理机制 | 第38-42页 |
第三章 DOCSIS 3.1 MAC层仿真系统设计 | 第42-62页 |
3.1 概述 | 第42页 |
3.2 基础仿真平台框架 | 第42-44页 |
3.2.1 离散事件调度器 | 第43页 |
3.2.2 FEL结构 | 第43-44页 |
3.2.3 事件说明及事件的生成与插入 | 第44页 |
3.2.4 仿真系统的运行 | 第44页 |
3.3 DOCSIS 3.1 MAC层仿真系统设计 | 第44-62页 |
3.3.1 数据源模块 | 第44-45页 |
3.3.2 下行信道规划模块 | 第45-46页 |
3.3.3 上行信道规划模块 | 第46-53页 |
3.3.4 上下行数据收发模块 | 第53-59页 |
3.3.5 多Profile管理机制实现模块 | 第59-60页 |
3.3.6 统计模块 | 第60-62页 |
第四章 DOCSIS 3.1 MAC层协议仿真分析 | 第62-96页 |
4.1 概述 | 第62页 |
4.2 仿真拓扑与参数设置 | 第62-65页 |
4.2.1 仿真拓扑 | 第62-63页 |
4.2.2 参数设置 | 第63-65页 |
4.3 DOCSIS 3.1 MAC层协议性能指标 | 第65-69页 |
4.3.1 系统吞吐量 | 第65-68页 |
4.3.2 系统时延 | 第68-69页 |
4.3.3 时延抖动 | 第69页 |
4.4 下行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9-76页 |
4.4.1 下行吞吐量测试方法 | 第69-70页 |
4.4.2 下行吞吐量性能仿真 | 第70-73页 |
4.4.3 下行时延性能仿真 | 第73-76页 |
4.5 上行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6-93页 |
4.5.1 上行数据传输特点 | 第76-77页 |
4.5.2 上行吞吐量测试方法 | 第77-78页 |
4.5.3 无优先级rt PS业务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8-89页 |
4.5.4 不同优先级业务调度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9-9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3-96页 |
第五章 可变bit-loading与多Profile管理机制研究 | 第96-114页 |
5.1 概述 | 第96-97页 |
5.2 可变bit-loading与多Profile机制性能仿真 | 第97-103页 |
5.2.1 仿真拓扑 | 第97页 |
5.2.2 仿真场景 | 第97-99页 |
5.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99-103页 |
5.3 基于多Profile机制框架的CM分组优化算法 | 第103-111页 |
5.3.1 CM分组优化问题的重要性 | 第103-104页 |
5.3.2 CM分组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104-106页 |
5.3.3 基于遗传算法求解CM分组优化模型 | 第106-107页 |
5.3.4 算法性能仿真验证 | 第107-110页 |
5.3.5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110-11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1-114页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作者简介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