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1.2 节理岩体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节理岩体的定义 | 第9-10页 |
1.2.2 理论分析研究 | 第10页 |
1.2.3 试验研究 | 第10-11页 |
1.2.4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1-12页 |
1.3 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定性分类法 | 第12页 |
1.3.2 解析分析法 | 第12-13页 |
1.3.3 物理试验法 | 第13页 |
1.3.4 数值模拟法 | 第13-14页 |
1.3.5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14页 |
1.3.6 智能分析方法及专家系统 | 第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RFPA数值试验分析系统介绍 | 第16-20页 |
2.1 RFPA数值试验分析系统的组成 | 第16页 |
2.2 RFPA数值试验分析系统中对岩石非均匀性的处理 | 第16-17页 |
2.3 强度折减法介绍 | 第17-19页 |
2.4 RFPA分析过程简介 | 第19-20页 |
3 洞室断面形状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第20-28页 |
3.1 节理面的设置 | 第20页 |
3.2 加载方法的选择 | 第20页 |
3.3 模型尺寸及参数设置 | 第20-22页 |
3.4 数值模拟结果安全性分析 | 第22-23页 |
3.5 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第23-27页 |
3.5.1 圆形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第23-25页 |
3.5.2 直墙拱形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第25-26页 |
3.5.3 方形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第26-2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侧压力系数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第28-34页 |
4.1 不同断面形状的洞室中侧压力系数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4.2 不同侧压力系数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第29-3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5 节理角度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42页 |
5.1 不同断面形状的洞室中节理角度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5.2 不同侧压力系数下洞室安全系数随节理角度的变化规律 | 第36-37页 |
5.3 不同节理角度下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第37-4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6 侧限加载法方式下节理岩体中洞室的稳定性 | 第42-55页 |
6.1 洞室断面形状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第42-50页 |
6.1.1 模型尺寸及边界条件 | 第42-43页 |
6.1.2 数值模拟结果安全性分析 | 第43-46页 |
6.1.3 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第46-50页 |
6.2 不同加载方式对比分析 | 第50-5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