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 | 第21-29页 |
2.1 RFID技术简介 | 第21-25页 |
2.1.1 RFID系统组成 | 第21-22页 |
2.1.2 RFID系统工作原理 | 第22页 |
2.1.3 RFID技术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需求 | 第22-23页 |
2.1.4 RFID技术的安全机制 | 第23-25页 |
2.2 BAN逻辑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2.2.1 BAN逻辑基本术语 | 第25页 |
2.2.2 BAN逻辑基本推理规则 | 第25-26页 |
2.2.3 BAN逻辑基本推理步骤 | 第26-27页 |
2.3 AVISPA安全性验证工具简介 | 第27-28页 |
2.3.1 AVISPA工具的构成 | 第27页 |
2.3.2 HLPSL语言 | 第27-28页 |
2.3.3 SPAN工具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云的轻量级RFID群组标签认证协议 | 第29-43页 |
3.1 基于云的RFID认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假设 | 第29-30页 |
3.1.1 各构成组件说明 | 第29-30页 |
3.1.2 系统的安全需求 | 第30页 |
3.1.3 系统的应用需求 | 第30页 |
3.2 基于云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设计 | 第30-35页 |
3.2.1 协议符号定义 | 第30-31页 |
3.2.2 协议初始化阶段 | 第31-32页 |
3.2.3 协议认证阶段 | 第32-35页 |
3.3 协议的安全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3.4 协议安全性及其性能分析 | 第36-39页 |
3.4.1 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 第36-37页 |
3.4.2 协议的性能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3.5 协议安全性验证 | 第39-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基于轻量级哈希函数的RFID群组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 | 第43-55页 |
4.1 RFID群组标签权限转移问题描述 | 第43-45页 |
4.1.1 各构成组件说明 | 第44页 |
4.1.2 系统的安全需求 | 第44-45页 |
4.1.3 系统的应用需求 | 第45页 |
4.2 基于轻量级哈希函数的RFID所有权转移协议 | 第45-48页 |
4.2.1 协议符号定义 | 第45-46页 |
4.2.2 协议初始化阶段 | 第46页 |
4.2.3 所有权转移协议步骤 | 第46-48页 |
4.3 协议的安全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 第48-49页 |
4.4 协议的安全性及性能分析 | 第49-52页 |
4.4.1 协议的形式化证明 | 第49-51页 |
4.4.2 协议的性能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4.5 协议安全性验证 | 第52-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协议中轻量级哈希函数硬件逻辑与资源消耗分析 | 第55-61页 |
5.1 Photon算法 | 第55-58页 |
5.1.1 Photon算法概况 | 第55-56页 |
5.1.2 主拓展算法 | 第56页 |
5.1.3 内部置换算法 | 第56-57页 |
5.1.4 硬件实现逻辑结构及性能分析 | 第57-58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