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其他金融组织论文

YM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第13-19页
        1.2.1 关于财务公司的研究第13-15页
        1.2.2 关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研究第15-17页
        1.2.3 关于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第17-18页
        1.2.4 研究评论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第20-22页
        1.4.1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2 研究创新第21-22页
第2章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第22-34页
    2.1 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2-23页
        2.1.1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第22-23页
        2.1.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第23页
    2.2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概述第23-26页
        2.2.1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定义及特点第23-25页
        2.2.2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类型第25-26页
        2.2.3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现状分析第26页
    2.3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第26-33页
        2.3.1 风险管理的定义第26-27页
        2.3.2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第27-29页
        2.3.3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第29-31页
        2.3.4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策略第31-32页
        2.3.5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第32-33页
    2.4 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YM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现状研究第34-47页
    3.1 YM集团财务公司概况第34-40页
        3.1.1 YM集团财务公司基本情况第34页
        3.1.2 YM集团财务公司经营发展情况第34-40页
    3.2 YM集团财务公司主要业务活动存在的风险第40-44页
        3.2.1 信贷业务活动存在的风险第40-42页
        3.2.2 结算业务活动存在的风险第42-43页
        3.2.3 中间业务活动存在的风险第43-44页
    3.3 YM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4-46页
        3.3.1 公司治理方面第44-45页
        3.3.2 风险文化方面第45-46页
        3.3.3 人员配置方面第46页
    3.4 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YM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识别量化研究第47-58页
    4.1 YM集团财务公司信用风险识别计量第47-53页
        4.1.1 CreditMetrics模型第47-51页
        4.1.2 模型应用第51-52页
        4.1.3 应用评价第52-53页
    4.2 YM集团财务公司操作风险识别计量第53-55页
        4.2.1 操作风险计量方法的选择第53-54页
        4.2.2 风险计量方法应用第54页
        4.2.3 应用评价第54-55页
    4.3 YM集团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第55-56页
        4.3.1 流动性风险预测方法第55页
        4.3.2 风险计量方法应用第55-56页
        4.3.3 应用评价第56页
    4.4 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YM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第58-66页
    5.1 树立YM集团财务公司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第58-59页
    5.2 完善YM集团财务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第59-64页
        5.2.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第59-60页
        5.2.2 加强内部控制风险识别评估管理第60页
        5.2.3 严格内部控制活动第60-63页
        5.2.4 确保信息与沟通渠道畅通有效第63页
        5.2.5 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第63-64页
    5.3 加强YM集团财务公司人才建设和技术建设第64页
    5.4 小结第64-6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7页
    6.1 研究结论第66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分析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