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3-2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3-20页 |
1 肺癌流行病学现状 | 第13-18页 |
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 第18-20页 |
二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三 研究内容简介 | 第21-23页 |
第一章 中药与肺癌耐药研究文献综述及循证医学分析 | 第23-78页 |
第一节 综述肺癌传统化疗药物耐药相关分子机制 | 第23-31页 |
第二节 肺癌耐药研究主题与热点分析 | 第31-68页 |
一 我国肺癌化疗耐药性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 第31-40页 |
1 方法 | 第31-32页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第31页 |
1.2 资料来源 | 第31页 |
1.3 文献筛选 | 第31-32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32页 |
2 结果 | 第32-39页 |
3 讨论 | 第39-40页 |
二 国外肺癌化疗耐药性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 第40-49页 |
1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第40页 |
1.2 资料来源 | 第40页 |
1.3 文献筛选 | 第40-41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41页 |
2 研究结果 | 第41-48页 |
3 讨论 | 第48-49页 |
三 我国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耐药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 第49-58页 |
1 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1.1 资料来源 | 第49-50页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第50页 |
1.3 文献筛选 | 第50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50页 |
2 研究结果 | 第50-57页 |
3 讨论 | 第57-58页 |
四 肺癌靶向治疗耐药的外文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 第58-68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59页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第59页 |
1.2 资料来源 | 第59页 |
1.3 文献筛选 | 第59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59页 |
2 研究结果 | 第59-66页 |
3 讨论 | 第66-68页 |
第三节 肿瘤化疗耐药中药干预研究中药物选择的评价分析 | 第68-78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68-69页 |
1.1 资料来源和文献筛选 | 第68页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第68-69页 |
1.3 分析方法 | 第69页 |
2 结果 | 第69-76页 |
2.1 检索结果 | 第69页 |
2.2 所有中药分析 | 第69-71页 |
2.3 高频中药分析 | 第71-76页 |
3 讨论 | 第76-78页 |
3.1 整体中药分析结果 | 第76-77页 |
3.2 中药逆转化疗耐药高频使用药物分析结果 | 第77-78页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防己作用机制分析 | 第78-88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78-79页 |
1.1 防己活性成分及靶点筛选 | 第78页 |
1.2 防己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 第78页 |
1.3 防己靶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 第78-79页 |
1.4 KEGG信号通路与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 | 第79页 |
2 研究结果 | 第79-87页 |
2.1 防己主要活性成分信息 | 第79-80页 |
2.2 防己主要活性成分-靶点网络 | 第80页 |
2.3 防己靶蛋白互作网络 | 第80-81页 |
2.4 防己靶基因GO生物过程富集结果 | 第81-84页 |
2.5 信号通路富集结果 | 第84-87页 |
3 讨论 | 第87-88页 |
第三章 防己抑制A549/PTX细胞增殖的有效成分筛选及机制研究 | 第88-114页 |
第一节 防己联合紫杉醇抑制A549/PTX细胞增殖的有效成分筛选 | 第88-99页 |
1 仪器设备 | 第89-9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90-92页 |
2.1 不同浓度A549/PTX在RTCA中的增殖情况 | 第90页 |
2.2 不同浓度,不同防己化学成份联合PTX对A549/PTX的抑制作用 | 第90-92页 |
3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92-98页 |
3.1 不同细胞浓度A549/PTX在RTCA中的增殖情况 | 第92-93页 |
3.2 不同防己药用成分联合紫杉醇对A549/PTX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93-98页 |
4 讨论 | 第98-99页 |
第二节 防己药用成分β-sitosterol逆转A549/PTX紫杉醇耐药的机制研究 | 第99-114页 |
1 实验目的 | 第9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99-102页 |
2.1 PTX+ β-sitosterol对A549/PTX的干预浓度 | 第99页 |
2.2 RTCA增殖和迁移实验 | 第99页 |
2.3 流式细胞周期检测 | 第99-100页 |
2.4 Q-PCR | 第100-101页 |
2.5 WESTERN BLOT | 第101页 |
2.6 激光共聚焦 | 第101页 |
2.7 高通量测序 | 第101-10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02-113页 |
3.1 RTCA检测结果 | 第102-103页 |
3.2 流式细胞仪检测 | 第103-104页 |
3.3 Q-PCR检测 | 第104-106页 |
3.4 WESTERN BLOT检测 | 第106-109页 |
3.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 第109页 |
3.6 表达谱高通量测序分析 | 第109-113页 |
4 讨论 | 第113-114页 |
论文小结 | 第114-116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114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3页 |
附录 | 第123-145页 |
缩略词索引 | 第145-14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