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
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0-13页 |
1.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难点和不足 | 第14-16页 |
1.5.1 难点 | 第14-15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及面板数据主要模型介绍 | 第16-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面板数据 | 第16-17页 |
2.1.2 单位根检验 | 第17页 |
2.1.3 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 | 第17-18页 |
2.2 面板数据估计的主要模型 | 第18-21页 |
2.2.1 固定效应模型(FEM) | 第19页 |
2.2.2 随机效应模型(REM) | 第19-20页 |
2.2.3 混合效应模型 | 第20-21页 |
3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21-31页 |
3.1 宏观国家层面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 第21-26页 |
3.1.1 总量分析 | 第21-23页 |
3.1.2 结构成分比重分析 | 第23-25页 |
3.1.3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 第25-26页 |
3.2 中观产业结构层面分析 | 第26-29页 |
3.2.1 全国产业结构情况 | 第26-27页 |
3.2.2 区域产业结构情况 | 第27-29页 |
3.3 微观区域层面分析 | 第29-31页 |
4 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31-42页 |
4.1 数据说明和指标选取 | 第31-32页 |
4.1.1 数据说明 | 第31页 |
4.1.2 指标选取 | 第31-32页 |
4.2 平稳性检验 | 第32-34页 |
4.3 协整分析 | 第34-36页 |
4.4 回归模型构建 | 第36-40页 |
4.5 实证结论分析 | 第40-42页 |
5 建议 | 第42-44页 |
5.1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同时减少能源浪费 | 第42-43页 |
5.2 根据区域差异特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 第43页 |
5.3 加强技术革新与清洁能源发展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