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海关及关税论文

福州海关货物通关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海关风险管理研究概况第11-13页
        1.2.2 国内海关风险管理研究概况第13-14页
        1.2.3 文献述评第14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5-17页
        1.4.1 创新点第15-16页
        1.4.2 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基本理论第17-25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7-19页
        2.1.1 风险第17页
        2.1.2 海关风险第17-18页
        2.1.3 海关货物通关风险第18页
        2.1.4 风险管理第18页
        2.1.5 海关风险管理第18页
        2.1.6 海关货物通关风险管理第18-19页
    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第19-25页
        2.2.1 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第19-20页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概述第20页
        2.2.3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第20-23页
        2.2.4 全面风险管理特点第23-24页
        2.2.5 全面风险管理现状第24-25页
第3章 福州海关货物通关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成因第25-36页
    3.1 福州海关货物通关风险管理现状第25-27页
        3.1.1 基本业务情况第25页
        3.1.2 具体业务模式第25-27页
    3.2 存在的问题第27-31页
        3.2.1 工作效率较低第27-29页
        3.2.2 执法尺度不一第29-30页
        3.2.3 风险管理成效不高第30-31页
    3.3 成因分析第31-36页
        3.3.1 风险管理理念缺乏第31-32页
        3.3.2 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不顺畅第32页
        3.3.3 人才资源不足第32页
        3.3.4 企业分类管理模式有待提升第32-34页
        3.3.5 风险信息来源有限第34页
        3.3.6 风险应对手段单一第34-36页
第4章 完善货物通关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第36-52页
    4.1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第36-37页
        4.1.1 树立正确风险管理观念第36-37页
        4.1.2 加强廉政警示教育第37页
        4.1.3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第37页
    4.2 改进风险管理体制第37-39页
        4.2.1 调整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第37页
        4.2.2 取消现场部分职能第37页
        4.2.3 整合业务数据系统第37-38页
        4.2.4 简化作业流程第38页
        4.2.5 加强建章立制第38-39页
    4.3 注重人才培养及交流机制第39-40页
        4.3.1 加大人才引进制度第39页
        4.3.2 建立风险管理专家队伍第39页
        4.3.3 强化专业业务知识培训第39页
        4.3.4 打造货物通关风险管理知识平台第39-40页
    4.4 完善企业风险信用分类管理模式第40-46页
        4.4.1 增加并细化企业风险信用指标第40-42页
        4.4.2 改进不同等级企业的优惠与惩罚制度第42-45页
        4.4.3 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第45-46页
        4.4.4 扩大评级制度范围第46页
    4.5 扩展风险信息来源第46-48页
        4.5.1 加强与税务、外汇、安全等监管部门的联系合作第47-48页
        4.5.2 加强与物流、港务、行业协会等社会各方的联系合作第48页
        4.5.3 加强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的统计数据、信息交换第48页
    4.6 创新风险管理手段第48-50页
        4.6.1 提升海关智能化监管第48-49页
        4.6.2 专家智慧与人工智能并重第49-50页
        4.6.3 建立专业化分析作业机制第50页
    4.7 效果评估第50-52页
        4.7.1 资源配置是否优化第50-51页
        4.7.2 通关效率是否提高第51页
        4.7.3 社会认可是否提高第51页
        4.7.4 防范风险能力是否加强第51-52页
第5章 研究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后记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婴幼儿颅内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海关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