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海关风险管理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海关风险管理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4.1 创新点 | 第15-16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 | 第17-25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风险 | 第17页 |
2.1.2 海关风险 | 第17-18页 |
2.1.3 海关货物通关风险 | 第18页 |
2.1.4 风险管理 | 第18页 |
2.1.5 海关风险管理 | 第18页 |
2.1.6 海关货物通关风险管理 | 第18-19页 |
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19-25页 |
2.2.1 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19-20页 |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20页 |
2.2.3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 第20-23页 |
2.2.4 全面风险管理特点 | 第23-24页 |
2.2.5 全面风险管理现状 | 第24-25页 |
第3章 福州海关货物通关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25-36页 |
3.1 福州海关货物通关风险管理现状 | 第25-27页 |
3.1.1 基本业务情况 | 第25页 |
3.1.2 具体业务模式 | 第25-27页 |
3.2 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3.2.1 工作效率较低 | 第27-29页 |
3.2.2 执法尺度不一 | 第29-30页 |
3.2.3 风险管理成效不高 | 第30-31页 |
3.3 成因分析 | 第31-36页 |
3.3.1 风险管理理念缺乏 | 第31-32页 |
3.3.2 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不顺畅 | 第32页 |
3.3.3 人才资源不足 | 第32页 |
3.3.4 企业分类管理模式有待提升 | 第32-34页 |
3.3.5 风险信息来源有限 | 第34页 |
3.3.6 风险应对手段单一 | 第34-36页 |
第4章 完善货物通关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 | 第36-52页 |
4.1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 第36-37页 |
4.1.1 树立正确风险管理观念 | 第36-37页 |
4.1.2 加强廉政警示教育 | 第37页 |
4.1.3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 第37页 |
4.2 改进风险管理体制 | 第37-39页 |
4.2.1 调整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 | 第37页 |
4.2.2 取消现场部分职能 | 第37页 |
4.2.3 整合业务数据系统 | 第37-38页 |
4.2.4 简化作业流程 | 第38页 |
4.2.5 加强建章立制 | 第38-39页 |
4.3 注重人才培养及交流机制 | 第39-40页 |
4.3.1 加大人才引进制度 | 第39页 |
4.3.2 建立风险管理专家队伍 | 第39页 |
4.3.3 强化专业业务知识培训 | 第39页 |
4.3.4 打造货物通关风险管理知识平台 | 第39-40页 |
4.4 完善企业风险信用分类管理模式 | 第40-46页 |
4.4.1 增加并细化企业风险信用指标 | 第40-42页 |
4.4.2 改进不同等级企业的优惠与惩罚制度 | 第42-45页 |
4.4.3 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 | 第45-46页 |
4.4.4 扩大评级制度范围 | 第46页 |
4.5 扩展风险信息来源 | 第46-48页 |
4.5.1 加强与税务、外汇、安全等监管部门的联系合作 | 第47-48页 |
4.5.2 加强与物流、港务、行业协会等社会各方的联系合作 | 第48页 |
4.5.3 加强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的统计数据、信息交换 | 第48页 |
4.6 创新风险管理手段 | 第48-50页 |
4.6.1 提升海关智能化监管 | 第48-49页 |
4.6.2 专家智慧与人工智能并重 | 第49-50页 |
4.6.3 建立专业化分析作业机制 | 第50页 |
4.7 效果评估 | 第50-52页 |
4.7.1 资源配置是否优化 | 第50-51页 |
4.7.2 通关效率是否提高 | 第51页 |
4.7.3 社会认可是否提高 | 第51页 |
4.7.4 防范风险能力是否加强 | 第51-52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