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外科学各论论文--心脏血管和淋巴系外科学论文--心脏论文

左室心尖室壁瘤Parachute重建术后左室血流动力学及收缩功能的2D-TTE及RT-3D-TEE评价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8页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第13-14页
    1.2 急性心肌梗死第14-20页
        1.2.1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第14页
        1.2.2 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检查方法第14-16页
        1.2.3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原则第16-19页
        1.2.4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第19-20页
    1.3 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第20-24页
        1.3.1 室壁瘤的常见类型及发生机制第20-22页
        1.3.2 室壁瘤的辅助检查方法第22-23页
        1.3.3 室壁瘤常见的内科治疗方法第23页
        1.3.4 室壁瘤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第23-24页
    1.4 经皮左心室重建术第24-26页
        1.4.1 PVR的手术装置第24-25页
        1.4.2 PVR的手术过程第25-26页
        1.4.3 PVR的临床效果及局限性第26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6-28页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28-36页
    2.1 临床研究对象第28-29页
    2.2 临床研究方法第29-35页
        2.2.1 超声仪器的选择第29-30页
        2.2.2 Parachute重建术前及对照组治疗前超声图像采集与分析第30-31页
        2.2.3 心肌梗死后左室心尖室壁瘤Parachute重建术第31页
        2.2.4 对照组物药物保守治疗的原则第31-32页
        2.2.5 Parachute重建术后及对照组治疗后的随访第32-35页
    2.3 统计学分析第35页
    2.4 技术路线及实验手段第35-36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3.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第36页
    3.2 PVR组术前、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第36-37页
    3.3 PVR组术前、术后3月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第37页
    3.4 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第37-38页
    3.5 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月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第38-39页
    3.6 PVR组术后1周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第39页
    3.7 PVR组术后3月与对照组治疗后3月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第39-41页
第四章 讨论第41-48页
    4.1 2D-TTE在室壁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第42-44页
    4.2 超声造影在本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第44-45页
    4.3 3D-RT-TEE在室壁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第45-46页
    4.4 研究结论第46-48页
第五章 展望第48-49页
附录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78例后颅窝病变患者开颅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及分析
下一篇:3D打印导航模板技术辅助治疗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