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3页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三) 简要评述 | 第16页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一)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理论 | 第17-20页 |
(二) 政府监管理论 | 第20-22页 |
(三)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中政府监管的现状 | 第23-30页 |
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的政府监管体系 | 第23-26页 |
(一) 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全面风险及退出机制的监管 | 第23页 |
(二) 现场检查与非现场资料审查相结合的日常监管机制 | 第23-24页 |
(三) 采取特定时期专项业务的监管方式 | 第24页 |
(四)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互联网技术监管 | 第24-25页 |
(五) 引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的信誉评级监管 | 第25-26页 |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中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一) 法律法规监管制度不完善 | 第27页 |
(二) 日常监管上重流程式监管轻时效性监管 | 第27-28页 |
(三) 专项业务监管针对性不强 | 第28页 |
(四) 互联网监管技术落后 | 第28-29页 |
(五) 轻视信誉评级机制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中政府监管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一、信贷风险防控监管的法律法规框架的滞后性 | 第30页 |
二、日常监管的运行机制落后 | 第30-31页 |
三、专项监管的审慎性不足 | 第31-32页 |
四、网络金融发展停滞,技术监管后劲不足 | 第32-33页 |
五、信誉监管评价体系不完善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中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34-41页 |
一、强化审计监管和网络的实时监管手段 | 第34-35页 |
二、构建多元化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的时效性 | 第35-37页 |
三、把握信贷风险防控的特殊性,打造政府的个性化监管 | 第37-38页 |
四、构建大数据库平台,提高技术监管 | 第38-39页 |
五、引入第三方市场信誉评价体系,强化信誉监管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