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0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8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3 重点与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9-10页 |
1.3.1 重点与难点 | 第9页 |
1.3.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9-1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2.1.1 产业 | 第10页 |
2.1.2 产业结构 | 第10页 |
2.1.3 产业结构趋同 | 第10页 |
2.1.4 合意性趋同 | 第10页 |
2.1.5 非合意性趋同 | 第10-11页 |
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11-12页 |
2.2.1 配第-克拉克定理 | 第11页 |
2.2.2 库兹涅茨产业结构论 | 第11页 |
2.2.3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 第11-12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第三章 甘肃黄金段节点城市的总体概况 | 第15-23页 |
3.1 战略定位 | 第15-16页 |
3.1.1 甘肃黄金段的战略定位 | 第15-16页 |
3.1.2 节点城市的战略定位 | 第16页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6-19页 |
3.3 研究对象的选定 | 第19-23页 |
第四章 河西五市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 | 第23-34页 |
4.1 检验方法 | 第23页 |
4.2 三次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 | 第23-26页 |
4.2.1 数据预处理 | 第23-24页 |
4.2.2 实证分析 | 第24-26页 |
4.3 三次产业行业结构趋同的测度 | 第26-30页 |
4.3.1 第一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 | 第26-27页 |
4.3.2 第二产业及工业行业结构趋同的测度 | 第27-29页 |
4.3.3 第三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 | 第29-30页 |
4.4 小结 | 第30-34页 |
第五章 河西五市产业结构趋同的评析 | 第34-52页 |
5.1 检验方法 | 第34-36页 |
5.1.1 检验方法的选定 | 第34页 |
5.1.2 偏离—份额分析法的阐述 | 第34-36页 |
5.2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三次产业结构趋同的评析 | 第36-40页 |
5.2.1 数据预处理 | 第36-37页 |
5.2.2 实证分析 | 第37-39页 |
5.2.3 小结 | 第39-40页 |
5.3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三次产业行业结构趋同的评析 | 第40-52页 |
5.3.1 第一产业结构趋同的评析 | 第40-44页 |
5.3.2 第二产业结构趋同的评析 | 第44-47页 |
5.3.3 第三产业结构趋同的评析 | 第47-5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2-5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2-54页 |
6.2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