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人格故意杀人的犯罪心理分析及侦防对策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变态人格概述 | 第11-18页 |
(一)变态心理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变态人格的概念 | 第12页 |
(三)变态人格的人格特征 | 第12-15页 |
(四)变态人格的类型与特点 | 第15-18页 |
二、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案件成因 | 第18-28页 |
(一)变态人格的形成原因 | 第18-24页 |
(二)变态人格控制下故意杀人的诱发原因 | 第24-28页 |
三、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案件的特点 | 第28-33页 |
(一)犯罪动机的产生 | 第28-29页 |
(二)犯罪时间的选择 | 第29-30页 |
(三)犯罪地点的选择 | 第30页 |
(四)犯罪对象的选择 | 第30-31页 |
(五)犯罪手段的选择 | 第31-32页 |
(六)犯罪之后的举动 | 第32-33页 |
四、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案件的侦查对策 | 第33-38页 |
(一)发展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 第33-34页 |
(二)开展犯罪地理画像研究 | 第34-35页 |
(三)及时迅速串并关联案件 | 第35-36页 |
(四)重视被害人研究 | 第36-37页 |
(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 | 第37-38页 |
五、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案件的防控对策 | 第38-44页 |
(一)针对变态人格潜在人群的提前预防 | 第38-40页 |
(二)对变态人格者的及时发现 | 第40-41页 |
(三)对变态人格者的有效治疗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