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摄影艺术论文--摄影艺术理论论文--摄影艺术创作方法论文

反刍、镜像、干预--大众摄影经验之后的摄影

目录第1-4页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6-11页
 一、选题缘起第6-8页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方法第8-11页
第一章 日常/大众摄影第11-24页
 第一节 家庭相册——姿势第11-14页
 第二节 证件照——体制与身份第14-17页
 第三节 集体合影——个人与群体第17-20页
 第四节 影楼——大众美学的生产基地第20-22页
 第五节 结论第22-24页
第二章 大众摄影经验之后的摄影:几个案例第24-43页
 第一节 姿势——邱志杰《好》系列第24-29页
 第二节 体制与身份——耿建翌《证明》、《有效证明》与孙建春《哭泣的证件照》系列第29-34页
 第三节 个人与群体——庄辉《合影》长卷第34-37页
 第四节 大众美学的生产基地——庄辉、旦儿"玉门人家照相馆"第37-41页
 第五节 结论第41-43页
第三章 结语:反刍、镜像、干预第43-45页
后记第45-46页
尾注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第50-73页
 1、《ARTAND PHOTOGRAPHY》前言、调查、后记中译稿第50-69页
 2、笔者对张黎的采访重点摘录第69-70页
 3、笔者对王璜生的采访重点摘录第70-71页
 4、笔者对庄辉、旦儿的采访重点摘录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厦门达达”及其背后的思想史脉络
下一篇:亚洲内部的亚洲论述:思考福冈亚洲美术馆与“亚洲艺术三年展”的亚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