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离婚后子女监护制度概述 | 第14-26页 |
第一节 离婚后子女监护制度之概念界定 | 第14-19页 |
一、美国离婚后儿童监护制度所用概念 | 第14-15页 |
二、我国离婚后子女监护制度所用概念梳理 | 第15-17页 |
三、我国离婚后子女监护制度概念之统一 | 第17-19页 |
第二节 离婚后子女监护制度之功能定位 | 第19-21页 |
一、保障离婚后子女仍受双亲养育 | 第19-21页 |
二、保障父母的离婚自由 | 第21页 |
第三节 离婚后子女监护法律制度的原则 | 第21-26页 |
一、儿童最佳利益原则的提出与发展 | 第22页 |
二、我国应确立子女最佳利益原则 | 第22-23页 |
三、我国实现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 第23-26页 |
第二章 中美离婚后子女监护制度考察 | 第26-48页 |
第一节 美国离婚后儿童监护立法原则之变迁 | 第26-28页 |
一、美国离婚后儿童监护立法原则变迁 | 第26-27页 |
二、美国离婚后儿童监护立法原则的总体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美国离婚后儿童监护制度现状 | 第28-39页 |
一、离婚后儿童监护权行使方式 | 第28-29页 |
二、离婚后儿童监护权归属的确定 | 第29-38页 |
三、离婚后儿童监护权的变更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我国的离婚后子女监护权制度现状 | 第39-45页 |
一、离婚后子女监护权行使方式 | 第39-41页 |
二、离婚后子女监护权归属的确定 | 第41-44页 |
三、离婚后子女监护权的变更 | 第44-45页 |
第四节 中美离婚后子女监护制度比较评析 | 第45-48页 |
一、中美离婚后子女监护权行使方式评析 | 第45-46页 |
二、中美离婚后子女监护权归属的确定评析 | 第46页 |
三、中美离婚后子女监护权变更评析 | 第46-48页 |
第三章 中美比较视野下离婚后子女监护制度的改进意见 | 第48-58页 |
第一节 离婚后子女监护权行使方式 | 第48-50页 |
一、区分单独监护和共同监护、身体监护和法律监护 | 第48-49页 |
二、以共同法律监护为主,单独法律监护为辅 | 第49页 |
三、以单独身体监护为主,共同身体监护为辅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子女监护权的归属 | 第50-55页 |
一、确立子女最佳利益原则 | 第50-51页 |
二、明确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的考虑因素 | 第51-54页 |
三、加强对父母协议确定子女监护权的必要限制 | 第54页 |
四、增设有关机构进行监护调查报告制度 | 第54-55页 |
第三节 离婚后子女监护权的变更 | 第55-58页 |
一、增设原则性规定 | 第55-56页 |
二、完善判断实质性变化的法定事由 | 第56页 |
三、完善提起监护权变更的主体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